C03:国家艺术杂志/文化时评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1月14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相亲弄成被相亲
郭晨子
  ◆ 郭晨子

  “有家长,更放心”的《中国式相亲》节目播出第一期就让观众不放心了,家长们坐阵并替代儿女做出选择,难道所谓“中国式”就是回到“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人们质疑节目所传递的价值观,也指责部分嘉宾的言谈举止缺少教养,称之为“巨婴现形记”。

  和主持人、嘉宾相比,节目最大的问题出在规则设定上。第一环节,要相亲的嘉宾和主持人互动后,家长们若认可,座椅便向前冲,像微缩了的玩具版的《中国好声音》。可“好声音”是竞技类的,资深的成名歌手被赋予了挑选无名新人的资格,游戏规则成立,且之后新人和歌星还将缔结为短暂的师生,这种有位阶关系的挑选中,向下冲的椅子代表一种权威的认可。搬到相亲节目里,家长们成了权威,相亲的主角则不得不接受被动的挑选,即便男嘉宾为女嘉宾爆灯,没有得到超过半数家庭认可的女嘉宾也没有资格再走一程。如果说选秀节目的参与者还能展现才艺,相亲对象则只剩下赤裸裸的年龄、外貌、学历、收入,恋爱婚姻的种种可能性都退回到外在条件的PK。

  接下来,女嘉宾可以提问了,但男嘉宾集中关在另一房间内,只能通过主持人和父母通话。“相配”而不相见的游戏在另一档选秀节目《天籁之战》中也玩过了,天籁唱将“闻声而动”,判断自己将要帮唱的素人歌手。歌唱类选秀节目中频繁出现“盲选”或“蒙面”,其前提是歌声,相亲节目中一方亮相、一方肆无忌惮地评头论足,依据的是什么呢?大家心知肚明。继而,电话沟通中暴露出代际矛盾,相亲的双方却依然并不交流。

  终于,女嘉宾能够多了解一些男嘉宾的状况了,但能够提供的都是花边性质的小趣味。紧随其后的,又是选秀节目的必须章程——在场观众票选!可怜的姑娘被观众手中的投票器决定她和谁更相配。然后是亲友团上场发表意见,毫无例外,亲友团当在接近尾声时出现,主要作用于烘托气氛。

  直到男嘉宾也被女嘉宾选中走出小房间,《中国式相亲》完成了全程盲选!一场相亲,当事人双方的印象和感受不重要,摆在第一位的是父母,其次是围观群众,这不叫“相亲”,而是“被相亲”!相亲的嘉宾成了选秀的选手,完成的是选秀流程三部曲——展现自己、被人挑选、权力反转。

  也许,节目的策划者只是想要悬念,毕竟悬念这一戏剧性最强的元素在综艺节目中的效果是屡试不爽的。在歌唱类选秀中,不正是“素昧谋面”构成了演唱者、导师和观众的三方悬念吗?不正是“转不转”、“冲不冲”、“投票结果”以及选手反转选择导师的悬念让观众乐此不疲地观看吗?为什么相亲节目不能借鉴、不能让观众投票、不能让男女双方都蒙在鼓里呢?

  还真是不能!即便本质上都是“秀”,选秀“秀”的是经过准备的特长,好的选秀节目自始至终都包含竞技的紧张和惊喜,而且在不同阶段改变规则从而制造新的悬念,相亲节目“秀”的则是双方的互动,能否牵手的悬念只是伴生品,并不是终极目标。《中国式相亲》受人诟病的一大原因就在于,把相亲也当成了闯关,支配层层关卡的是功利的丛林法则。

  选秀的冠军只有一个人,幸福却是每个人都有的权力,用选秀的方式遴选谁将获得幸福,是怎样的不幸啊。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上海两会·关注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评论/专栏
   第A08版:郊野大地
   第A09版:文体汇
   第A10版:影视/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跨界
   第A12版:人物/文体汇
   第A13版:夜光杯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阅读/连载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金融城
   第B03版:金融城/中国商学院
   第B04版:理念分享/金融城
   第B05版:金融城/股市大势
   第B06版:基金纵横/金市汇市/金融城
   第B07版:福彩专刊
   第B08版:家庭理财/金融城
   第C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C02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C03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化时评
   第C04版:音乐时空/国家艺术杂志
   第C05版:国家艺术杂志/海外传真
   第C06版:专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C07版:国家艺术杂志/民间收藏
   第C08版:艺林散页/国家艺术杂志
人工智能,是否会让男生不再追求女生?
扫一扫请关注“新民艺评”
相亲弄成被相亲
让那破碎的心成为艺术
新民晚报国家艺术杂志/文化时评C03相亲弄成被相亲 2017-01-14 2 2017年01月14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