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一般奔跑
上海似乎一日入夏。昨天上午9时,上千名热情高涨的跑步爱好者聚集在东方体育中心月亮湾广场。“百年传承,活力绽放!”伴随着响亮的口号,跑步爱好者们冲出了起跑线。在4公里的赛道上,自然界中的四季风景被“贯穿”其中,赛道融合4D高科技立体感官技术,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多角度,让参与者一路经历阳光明媚的春天、大雨滂沱的夏天、硕果累累的秋季以及银装素裹的冬天。最后100米,上千名跑者再次集结,脱掉鞋袜,随着吉尼斯认证官的一声令下,赤足奔向终点,携手完成“最大规模的光脚赛跑”这一吉尼斯世界纪录荣誉的挑战。
“我还没跑够呢!”冲过终点线的顾振明拍了拍脚上的污迹,显得意犹未尽,“和年轻人一起赤脚跑过终点,还创造了吉尼斯纪录,我也算是赶了回潮流。”今年65岁的顾振明有着30年的跑龄,每天都会在跑步机上赤脚跑上5公里,家人因此给他封上了“赤脚大仙”的称号。在顾振明看来,赤脚跑不仅能塑造好的跑姿,还能恢复人类双脚“自然跑步”的本能,他说:“现代跑鞋特意强调功能作用,有时候适得其反。正确的跑步姿势应该是前脚掌着地,但现在的鞋子在脚后跟处加上又大又肥的缓冲垫,使得跑者不得不用脚后跟着地,助长了不良的跑法。”
拥有11年跑龄的跑者郭德闻脚掌边缘可看到明显老茧。一年半前,他突发奇想决定尝试赤脚跑,一开始觉得不舒服,脚掌起泡,后来慢慢适应了,一直坚持到现在,“赤脚跑没有鞋子约束,脚直接与大地接触,感觉挺自在。”在郭德闻看来,运用什么样的方式来锻炼,最重要的是听从自己身体的感觉,如果赤脚跑步舒服,那就选择不穿鞋跑步吧。
脱鞋后的非一般奔跑,学界存有争议。上海医药副总裁顾浩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中医上来讲,脚是人体接地气的一个很重要的部位,赤脚跑可以阴阳接地气,通过这样一个活动,让人感受人与大自然这种和谐的关系。”
重塑新生活
昨天的路跑活动中,出现了一个特殊的人群——重症肌无力患者。据悉,全国约有65万人患有重症肌无力。重症肌无力患者黄蕾携着她的病友一同走过了终点线,她激动地说:“对我们这些重症肌无力患者而言走出这一步、走完全程就已经是胜利了。”
6岁那年,黄蕾毫无征兆地出现了口齿不清的症状,随之而来的是全身长时间的疲劳无力,去医院确诊后她得了重症肌无力。当时,黄蕾的病情已经蔓延到全身,生活不能自理,整天躺在床上,每天都得吞下一堆五颜六色的药片和胶囊。经过治疗,黄蕾的病情得到了控制。然而命运再次和她开了玩笑,生完孩子后,她的病情复发,黄蕾只得再次投入到治疗当中。身体情况好的时候,黄蕾在家里做一些瑜伽锻炼。经过7年治疗恢复,黄蕾的病情有了起色,如今,她已经不需要吃药了。回顾当初的康复生活,黄蕾坦言,适当的运动对她的病情起到了一定的帮助。
如今,黄蕾每天都要坚持走1万步,在2015年北京徒步比赛上,她更是一口气走了30公里。黄蕾和一些重症肌无力患者自发组织一个“爱力重症肌无力罕见病关爱中心”公益团体,团体成员会定期参加一些康复活动和徒步公益比赛。下周,黄蕾和其他4名患者将参加善行者成都站50公里徒步慈善赛,为全国200名贫困重症肌无力患者筹集家庭康复包。黄蕾说:“参加这些体育赛事,不为成绩,只为健康和快乐。”动起来,心生希望,心生快乐。
首席记者 华心怡 实习生 陈慧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