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认为“百病生于气,至于乐”,所以两千年前就有了“五音疗疾”,它根据宫、商、角、徵、羽5种民族调式音乐的特性与五脏五行的关系来选曲,通过欣赏音乐,达到曲调、情志与脏腑的共鸣来疗疾治病。如角调式乐曲构成了大地回春,万物萌生,生机盎然的旋律,曲调亲切爽朗,具有“木”之特性,引导气机曼舞,入于肝。
属肝的音阶为角音,正角调式能促进全身气机的展放,调节肝胆的疏泄,选择合适曲目聆听可调畅气机、防病治病;特别对于胁肋胀闷、食欲不振、心情郁闷、烦躁易怒等症状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推荐曲目有《胡笳十八拍》,最佳欣赏时间在晚7时至11时,此时欣赏可以克制旺盛的肝气,使之调达,恢复机体气机的正常升降。若想催眠,配合欣赏《平湖秋月》或舒曼的《梦幻曲》。若想除烦,配合欣赏《梅花三弄》《塞上曲》或《空山鸟语》。
李莹(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