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晨起床时你是否特别疲劳,白天打不起精神?舌苔白厚、食欲不振,大便黏腻不爽,甚至皮肤起疹、脸上油腻不舒服?如果你“中招”了,说明你体内有湿气!对此,上海广德中医门诊部中医科主治医师黄秋琴表示,春夏之交,天气转为湿热,人体湿气加重,如不及时排除就会诱发疾病,此时按摩祛湿穴位阴陵泉穴可帮助祛湿。
黄秋琴介绍,阴陵泉穴位于小腿内侧,在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适当刺激该穴可以起到清利湿热、健脾理气、通经活络的作用,还能辅助缓解腹胀、腹泻、水肿、膝痛等。按摩穴位时应采取舒适的体位,用手指或点穴棒按压在两小腿内侧阴陵泉穴位上,按而揉之,充分刺激深层肌肉组织,产生酸、麻、胀、痛、热和走窜等感觉,并维持一定力度,对局部肌肉进行左右弹拨。黄秋琴说:“如果体内脾湿,按阴陵泉穴会疼,但坚持按揉后可逐渐减轻疼痛,这说明脾湿在好转。一般来说,每天按揉的时间不拘,但要保证共10分钟以上。”
此外,还可将艾条点燃后放于阴陵泉穴离皮肤约3厘米处,使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每次灸10—15分钟,以局部微红为度。黄医生提醒,艾灸时切忌急于求成,在艾灸时也应注意保暖。
黄秋琴还指出,运动可以缓解压力,促进身体器官特别是脾脏运作,加速湿气排出体外。跑步、健走、游泳、瑜伽、太极等运动,有助活化气血循环,增加水分代谢。在饮食上,湿气重的人可吃一些药食同源的食物来祛湿,如薏仁、赤小豆、白扁豆、冬瓜、山药等,同时应避免过多食用甜品,油炸食品以及肥腻食物,尤其应戒烟戒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