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4月25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高科技破民生案:微量物证锁定嫌疑人
潘高峰
  闵行区副区长,公安分局局长郑文斌表示,严打最易影响群众安全感的“民生案”,是攻坚战,更是民心战。警方将坚持集中现有最多的资源、手段和人力,形成对犯罪分子的最大威慑。

  人脸识别

  打通“破案难严惩”瓶颈

  自行车、助动车等失窃案件,直接关系市民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是典型的“民生案”。但此类案件往往单案案值不高,按照法律规定的立案标准,嫌疑人即使被抓获,如果没有系列案、团伙案的证据,往往只能处以行政拘留,关几天就放。犯罪成本低直接导致此类案件面广量大。

  今年4月初,多部停放在金汇南路、吴中路一带的电动自行车被盗。派出所民警通过监控找到了其中一次作案中两名嫌疑人的图像。刑侦支队侦查员将图像输入数据库,通过“以图搜图”高科技手段,找到了两人的其他图像资料。经分析侦查员发现,两人多次作案后均会经过七宝老街,这说明七宝老街内很可能存在一个销赃窝点。

  警方以此为中心进一步开展图像分析,成功发现另外三名活动轨迹多次重合的嫌疑人,并逐渐摸清了这些人可能的聚居点。4月11日,警方开展集中行动,在闵行七宝、松江九亭地区成功抓获李某等6名犯罪嫌疑人,摧毁收赃窝点1个,破案20余起。

  闵行分局刑侦支队支队长金杰今天上午透露,盗“三车”类案件有“大流窜”“团伙化”“松散型”的特点,打击难度较大。闵行警方创新高科技应用,形成针对此类案件的“小案专办”模式。所谓专办,就是构建专门的打击体系,包括上面提及的大量基础信息建设工作。

  据警方介绍,图像信息库内的海量图像数据,主要来源于基层派出所,一旦通过视频巡逻发现可疑人员或正在实施的盗“三车”活动,都将截图进库。刑侦支队的侦查员们每天都对库内的图像进行分析研判,对同一嫌疑人的图像,以“一人一档”的形式建立活动轨迹模型,通过多条轨迹的碰撞,就能看出端倪、找到线索。比如,非机动车被偷后一般会被销赃至哪个区域,嫌疑人之间有什么关联,已实施盗窃多少起等等。

  新案发生后,现场采集拍摄的图像马上入库进行“以图搜图”的滚动搜索,确认作案人身份和其他线索,形成轨迹,并由此开展上下游的全链条调查,打团伙、摧网络,由此突破单案“破案难严惩”的瓶颈。“未来我们还将推动此项技术的应用发展,逐步打造打击窃案的人脸识别系统。”

  据统计,今年以来闵行警方先后通过“小案专办”模式,分析锁定了“三车”盗窃团伙8个。目前,通过对“盗窃”与“收赃”的双向侦查,实现犯罪全链条证据获取,已成功打掉其中7个团伙。过去盗“三车”嫌疑人被批准逮捕的比例只有10%左右,现在这一比例大幅提高到了80%。

  无损取痕

  微量物证只需几个细胞

  今年1月,莘庄地区连续发生3起入室盗窃案件。通过勘查,技术人员发现嫌疑人显然是“老手”,进门后径直进入卧室,盗窃衣柜内首饰后原路离开,现场翻动很小,也未发现指纹、鞋印等传统的痕迹。

  如果只依靠传统侦破手段,此案很可能一筹莫展。但借助新型激光物证发现仪等高端设备,刑事技术人员在损失物品的中心现场提取到极其微量的生物检材,并在数据库中成功比中犯罪嫌疑人张某和毛某,确认了作案人的身份。3月23日,专案组在宝山地区将两人抓获。

  入室盗窃类犯罪嫌疑人,往往都有前科劣迹,这为生物物证技术提供了施展拳脚的空间。闵行分局刑侦支队政委盛峰上午透露,在目前入室盗窃犯罪活动日趋职业化的形势下,闵行警方通过高科技手段的研发和应用,将一些原本常用于凶杀、暴力案件的侦破手段广泛应用于“民生案”的侦破,有力震慑了犯罪。

  刑事技术人员丁德峰是今年以来闵行警方比中嫌疑人最多的技术员。据他透露,现场留下的微量痕迹,小到可能只是几个细胞,随着温度、湿度等外界因素变化,会很快消失或破坏,提取难度很大。“我们通过实战中数以千计的研究、论证,终于很好地解决了发现、提取、保存的问题。”

  据介绍,闵行警方组建了以博士、硕士等专业人才领衔的科研团队,从微量痕迹入手,开展实战课题攻关,在全市率先研发出“悬空物证存储”“痕迹提取喷雾剂”等一批微量物证提取和储存的技术和器材。

  闵行警方使用的第二代生物测序仪,也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最灵敏的。闵行分局科学技术研究所生物物证科研员戚文杰告诉记者,理论上只要几个细胞就可以得到完整的生物分型,还能进行“SNP”测序。比如以前通过一只猫的生物信息,只能确认这是一只独一无二的猫,现在还可以知道它是白猫还是黑猫,是长毛猫还是短毛猫,它得过哪些疾病等等。

  据统计,今年以来闵行警方通过现场采集的生物物证信息,成功比中犯罪嫌疑人313名,破案360起。其中入室盗窃嫌疑人172名。微量痕迹物证的比中数,首次全面超过“指纹”“鞋印”等传统痕迹,对再老到的盗窃嫌疑人来讲,这也防不胜防,由此形成了强大的打击威慑力。今年以来,闵行入室盗窃案件下降了46%,其中入公房盗窃下降超过了五成,零发案小区从2016年的115个增加到345个。

  首席记者 潘高峰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新民邻声·热线
   第A10版:新民邻声·话题/综合新闻
   第A11版:财经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长三角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阅读/连载
   第A23版:新民健康/健康+
   第A24版:慢病/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健康/健康+
   第A26版:广告
   第A27版:新民旅游
   第A28版:出行优荐/新民旅游
   第A29版:新民旅游/别处风景
   第A30版:旅游资讯
   第A31版:旅游资讯
   第A32版:旅游资讯
   第A33版:旅游资讯
   第A34版:旅游资讯
   第A35版:旅游资讯
   第A36版:旅游资讯
   第A37版:旅游资讯
   第A38版:旅游资讯
   第A39版:旅游资讯
   第A40版:旅游资讯
   第A41版:旅游资讯
   第A42版:旅游资讯
   第A43版:旅游资讯
   第A44版:旅游资讯
   第A45版:旅游资讯
   第A46版:旅游资讯
   第A47版:旅游资讯
   第A48版:旅游资讯
等送走孩子 再实施抓捕
高科技破民生案:微量物证锁定嫌疑人
新民晚报要闻A04高科技破民生案:微量物证锁定嫌疑人 2017-04-25 2 2017年04月2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