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显示,29.0%的消费者表示物业公司支出不合理,26.5%表示物业支出不透明,25.5%表示基础服务不到位。此外,还有人对物业公司出租小区业主车位、接到投诉后不管或管理不到位、小区内莫名出现与业主不相关的商业设施、小区内发生失窃等各个方面不满。
在物业公司的细节工作满意度中,各项分值也均未超过70分。其中分数最低的,是接到保修时反应的积极程度,其次是物业被投诉时的态度、突发事件的及时处理、小区停车的有序程度等。
研究人员还对目前物业管理费的合理性和老百姓的期望管理费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66.3%的人认为,物业公司收费与服务并不匹配。有近四分之一的人坦言,自己不定时缴纳或根本不缴纳物业费。
而消费者的期望基础物业费和目前的物业费之间,也存在一定差距,期望物业费平均为目前支付物业费的60%左右。比如,单价在7万元以上小区的居民,目前平均物业费为2.9元/平方米,而期望费用为2.3元/平方米。单价在2万元以下的小区,目前平均物业费为1.8元/平方米,百姓期望费用为1.1元/平方米。
一边是许多物业公司抱怨“物业费过低”,一边是消费者对物业管理的服务并不“买账”,如何破解这一怪圈?
对此,专家表示,或可通过倡导“基础物业费+增值服务费”的模式,而非以前盛行的包干制,来推行物管公司的“定制化服务”,提升服务水平。其中,基础物业费由业委会根据小区绝大多数业主的需要,明确小区所需要的基本公共服务,并核算出物业公司的基本成本。而基础服务之外的,都是个性化定制服务,由业主与物业公司按约定价格结算。
此外,新小区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开发商使用并控制自身下属或者同一集团下的物业管理公司,对一些利益权属不清晰的“灰色利益”进行侵占,或向其上级或兄弟单位进行输送。调查者建议,应避开不公平竞争,尽量避免使用与自身利益相关的公司。本报记者 金旻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