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邀2017上海·静安现代戏剧谷,“黄金搭档”韩童生和冯宪珍联袂主演的舞台剧《办公室的故事》将于今明两晚在美琪大戏院上演。
喜剧,是种修炼
接戏挑剔的韩童生愿意演《办公室的故事》,是冲着两大关键词去的——俄罗斯经典喜剧以及冯宪珍。
“50后”韩童生是看着俄罗斯喜剧长大的,“今天我们在荧屏、剧场看到的喜剧,和当初我们看的喜剧不太一样。我们那时看的至少是一种形态的喜剧,而如今社会趋于娱乐化,更重喜剧的外壳而缺乏内涵,少了深度思考。”在韩童生看来,《办公室的故事》虽创作于上世纪70年代,但放到现在的中国,也依然有现实意义,譬如办公室恋情,譬如女大男小的年龄障碍。
冯宪珍是韩童生加盟《办公室的故事》的另一关键词。李欣笑说,冯宪珍曾这样形容韩童生:“除爱人之外,关系最亲密的异性伙伴。”对此,韩童生亦毫不讳言:“演话剧就是要找彼此间熟悉有默契的对手。我们是一个剧院的演员,就和家人一样,彼此的性格、好恶、审美都了然于胸。这对舞台上的表演很有帮助。”
抢戏,凭基本功
《办公室的故事》是俄罗斯剧本,台词量大且语速极快。这次特邀的俄罗斯导演亚历山大·库金是该剧编剧埃利达尔·梁赞诺夫的学生。面对这样的导演,韩童生也有考试般的紧张:“不能丢人!”表演基本还是在斯坦尼体系中,在韩童生看来:“接受过这样的表演训练是终身受益的。如今的年轻演员都该好好补上这一课,不要想着我是小鲜肉,不努力靠颜值就能闯关。千万不要这样,基本功扎实,不管是角色大小,都会被注意。”
影视剧表演和舞台表演不尽相同,但不可否认的是,舞台经验会帮助演员更好地在镜头前表演。“国民老爸”韩童生就是从十八线演员“抢戏”出头的,现场他大方地为小演员支招:“小角色要出大演员,就要淬炼自身表演能力,语言用不上的时候,就用脸部表情、肢体表情,当你演个小角色却比主要演员还精彩,那就是抢戏。”生活中的韩童生,就特别爱看大演员演小角色,“比如《辛德勒名单》,整体的演员实力都很高,带动整部作品的可看性。”在他看来,国内某些电影电视剧,请一线演员唱大戏,然后让四五线配戏,简直是种浪费,两部分的实力都展现不出来。
积累,靠“看热闹”
最棒的表演源于生活。深谙此理的韩童生很注重平时的观察,“爱看热闹”是他积累素材的方式。“我爱旅行,爱看自然景观,更注重人文角度。”韩童生举例:“比如我在街上走,就爱看热闹,哪热闹往哪儿钻,看热闹的过程当中就会观察人。有起哄的,我会分析他什么职业,为什么起哄、什么心理。那个人很真诚地据理力争,他可能是什么身份、什么性格,对我塑造角色会有用的,不一定什么时候用到。很多瞬间就是一种积累,你记在心里不一定什么时候就有用。”
自1978年入行以来,韩童生在“看热闹”中汲取了很多人物性格,将他们一一刻画在心里,再融于表演中。所以他演的角色,演什么像什么。现场有观众因一口气看了《虎妈猫爸》和《大丈夫》,就认定韩童生必然是个“急性子”,可其实生活里的他很“笃悠悠”,他笑说:“看来我接下去得设法接个‘慢性子’的角色,不然大家以为我生活里有多着急呢!”或许是受了启发,他还很认真地辩解:“虽然我演过‘戴老三’,但我可不吃喝嫖赌。”
本报记者 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