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方面因素是:
■ 气候形势复杂多变,气候状况总体偏差 根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我国气候状况总体偏差,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多发,降水总体呈现“北少南多”、旱涝并存态势。汛期长江下游降水将较常年同期偏多,台风登陆个数预计接近常年,强度偏强。具体到上海,今年汛期将呈现“三多一强”特点,即总雨量偏多、强对流天气偏多、影响台风个数偏多、强度偏强,不排除出现流域性大洪水的可能,不利的天气形势将会对上海防汛工作带来严峻的考验。
■ 建设工程全面铺开,防汛压力有增无减 今年上海仍处于基础设施建设高峰期,在建工程上万个,重大工程有120个。特别是北横通道、轨道交通、滨江贯通、排水系统等重大工程将跨汛施工,汛期堤防开缺,河道筑坝、管道封堵等情况将较往年明显增多;同时,今年还要全力推进中小河道治理攻坚战,如何统筹处理好工程建设和防汛安全这对矛盾,是对各级防汛干部的考验。
■ 基础设施不够完善,还存在97项防汛隐患 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社会各界高度关注,任何地方都“淹不得、淹不起”,但相对而言,防汛基础设施和应急处置能力仍然存在许多薄弱环节,特别是一线海塘专用岸段还有135公里不达标,防汛墙渗漏、坍塌等现象还时有发生,西部地区泄洪能力尚未得到明显改观,排水设施防御标准距离国家提出的新标准仍有一定差距,远没有达到固若金汤的地步——经排查形成的防汛隐患“一区一图一表”中,全市16个区还存在97项,包括机构建设、基层能力、基础建设、在建工程、应急处置等方面。
又讯 (记者 罗水元)记者昨日从市防汛指挥部办公室了解到,今年的防汛预警将首次下放到郊区。这也是本市精准化防汛推出的一项新举措。
上海市防汛指挥部办公室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是“三年一轮”市级防汛防台专项预案的修订年,在预警权限下放到郊区、预警发布等方面作了较大调整,提升了预案的针对性、有效性和操作性。
据了解,除了精准化防汛外,市防汛办今年还将推出智慧化防汛措施。如与今日头条合作,通过今日头条及时发布汛情,提醒市民防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