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调的华丽
与大名鼎鼎的情报机关摩萨德不同,第8200部队较为低调。1952年,以色列国防部筹建电子侦察部队,最初叫“第二信息服务部”,负责窃听国内反以部落与阿拉伯邻国的电话,从中寻找情报,几年后,服务部改称“第848部队”,1973年中东战争后,部队更名为第8200部队。
第8200部队参与了以色列所有军事行动,比如,2007年,他们利用“舒特”网络战手段瘫痪叙利亚防空系统,协助以战机轰炸叙利亚在建的核设施;2010年,他们利用“蠕虫”病毒破坏伊朗铀浓缩设施……第8200部队一名退役女兵称,她的工作就是截获英语、法语的电话通信及电子邮件,“工作很有趣,我们部队有超强的计算机系统,可以自动识别出某些敏感字眼和数字”。
从1%中再选1%
作为以军中最具科技含量的单位,第8200部队的新兵招募非常严格。该部队拥有优先选择权,可以从全国最优秀的1%年轻人中再选出最顶尖的1%,准入门槛比世界名校还高。据称,被第8200部队相中的“好苗子”参加面试时,主考官也不是正襟危坐的高级军官,而是20岁出头、即将退役的第8200部队老兵。被面试者会接受数学、电脑、语言等方面的考核,但面试官真正在意的是这些孩子的学习能力是否够强、应变能力是否够快以及面对挑战是否有足够的勇气。
前部队成员斯固勒尔说:“这些都是第8200部队成员必备的工作品质,有时候,被选中的十六七岁的毛头小孩除了潜力和聪明的脑袋瓜简直一无所有,但事实证明他能在第8200部队干得很出色。”斯固勒尔自己在高中时就是顽劣的“坏学生”,但第8200部队看中了他的潜力,最终成为优秀的情报官。
从战场到商场
1973年中东战争时,叙利亚军队在戈兰高地主峰赫尔蒙山上俘获以色列第848部队(第8200部队前身)的一名军官,从其口中获取大量机密信息,以色列上下震动很大。战后,第848部队改名为第8200部队,且被细分成许多小分队,小分队之间没有什么联系,最大限度地避免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情况发生,而“相互合作,却又各自独立”的新模式也由此诞生。如今,第8200部队每个分队、每个人都要能在相互合作的基础上独当一面。
前第8200部队成员阿布拉哈米回忆,上级曾命令自己渗透到敌国(代号“A国”)的安全网络并解码其中的数据,这项任务将涉及海量的数据处理,如使用常规方法需耗费一年。阿布拉哈米当时就懵了,因为根本没人指导该怎么做,上级也只丢下一句“看着办”。不过,这也意味着自己有极大的行动自由,跳出传统的思维框架行事。最后,阿布拉哈米设法“黑”进另两个敌对国家的安全网络,借用他们的电脑运算能力迅速解码“A国”的数据,就这样,阿布拉哈米被逼着创造出“云计算”的雏形,成为今天基于“云计算”的网页开发平台“Wix.com”的创始人。
第8200部队的工作传统,已让这支部队变成集产、学、研为一体的机构,被视为以色列的“创新之心”。部队成员擅于解决问题及团队合作,惯于以小分队方式合作,利用有限资源解决生死攸关的难题。美国《福布斯》统计,由前第8200部队成员创立的公司超过1000家,涉及云计算、大数据、网络安全等多个领域。如今,“第8200部队”已成为高科技领域一张闪光的名片。肇立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