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一栋旧房子的被拆,如此巨额的经济处罚,如此众多的官员和责任人被问责,不仅仅在上海,就是在全国范围也算首例。
在城市的迅猛扩张、更新中,老宅子成群地消失。然而,历史人文也是有温度的,要有温暖的载体。梁漱溟先生对中国文化的定义是“中国人夙昔生活所需要之一切”,夙昔的一切,是打开当代中国的一把钥匙,是欲说还休的乡愁,也是发展的镜鉴。
重惩背后,能看出上海人的痛心疾首。毕竟,老房子外观或可恢复,原有的历史气息却难以复原,损失难以用金钱估量。这样的霹雳手段,毋宁看成是一记强劲的警钟,以警来者,特别是警示基层政府部门:必须杜绝类似行为,让依法保护历史建筑、传承历史文脉,成为全社会共识。
上海对破坏老建筑的重惩,让更多的城、更多的人,对伸向优秀历史建筑的不安分之手保持警觉。毕竟,不管对一个城市还是一个国家而言,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因眼前利诱而让城池失守,是对先人的亵渎,更是对后人的不负责任。(李泓冰 刊今日人民日报 本报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