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6: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7月01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艺术圈的“假仁波切”
林明杰
  ◆ 林明杰

  艺术或许是神圣的,但艺术圈不是。艺术圈也是个江湖。很多怀着朝圣心情跨进艺术圈的人,遭遇了“假仁波切”。

  前些天就听一朋友讲述某位收藏家怎么拿一批赝品去跟房地产商“合作”。能做房地产的老板,应该算是识人头的,但还是着了“收藏家”的道。因为那收藏家的形象一贯是正直的,最看不惯用赝品坑蒙拐骗的丑恶现象。从在媒体上发表的观点到日常言谈,他常常会以不共戴天的仇恨姿态来抨击制假贩假,还无私地传授如何防范的知识。

  制假贩假的都成了收藏家,艺术品收藏圈里,这种“正直”的人就多了起来,演技不亚于那些在台上大谈反腐的贪官。其心理素质极强大,自己满屋子赝品,却以学者形象发表相关学术文章,出版著作;以卫道者形象抨击收藏圈的坑蒙拐骗和艺术圈的浮躁功利;以爱国者的形象慷慨捐赠,对国宝流失海外痛心疾首……

  收藏圈有“假仁波切”,艺术创作圈也有。演技比作品出色,是他们具有普遍性的规律。

  第一要口才好。学问分为两种,一种是解决自己困惑的,另一种是拿来炫人眼目,“假仁波切”的学问属于后种。反正上下五千年,诸子百家尤其老庄、禅宗中的一些经典片段那是要背得出来的;古人画论中的片言只语也要随手拈来。什么天人合一啊,意啊,气啊,韵啊,一套套先把你砸晕乎了。但到底如何落实到创作上,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甚至连我这种经常跟艺术家打交道的人,看某些画家的言谈,然后去看他的画,也难以相信这是出自一人。他眼界这么高,为什么出手这么俗呢?行知分离,实为不知也。

  第二要排场大。有位朋友到京城,被引去拜访一位“大画家”。车开了好久,终于到了大画家的画室,周边的农田散发着肥沃的气息,鸡啊鸭啊在扑腾,门前停着辆法拉利,看上去像是开了30多万公里了。助手出来说,画家还在画画,请大家等一会儿。等的过程中顺便带大家参观高大宽敞无比的画室,看各种刊登画家封面的杂志,无意中流露画家的画价是多少千万,但又以嗔怪的口气埋怨:“他就是性情中人,遇到谈得拢的朋友几百万就卖了,拿他没办法!”过了半个小时,大画家下楼,一身名牌,夹着雪茄,气宇轩昂,跟大家握手寒暄后坐下,开始讲他最近在赶作品,要到某国某博物馆参加展览,他和某国某大艺术机构某大咖是哥们,又和某国某大收藏家是好友……全世界兜了一遍后,就带大家看他从拍卖行里买的古董,告诉你他的画桌是明朝的,桌上的砚台是宋朝的,砚台边上的那块墨是乾隆的,他的颜料是用宝石研磨成粉做的……然后来到他画室中唯一高挂的一幅作品前,“我只剩下这幅画了,没画,没出来就订了,这幅画几个土豪非要,不给!他们不懂,不像您!”

  过去,在画坛混事儿的“假仁波切”们惯常的手段也在改进。过去是攀附官场,各种领导合影,大师题赞,高大上楼堂馆所收藏,各种真真假假的协会头衔,各种拍卖纪录,这些已经“土”了,现在流行“洋”。譬如到大博物馆地下室或隔壁画廊办个画展,凑各种大型国际展会的边缘热闹,再弄几个洋艺评家、收藏家来捧场,等等。不过,虽然戏是在国外唱的,却是唱给国内的观众看的。如今,连某些洋人也发现了中国的观众比较容易“入戏”,他们也纷纷加入了“假仁波切”的行列,并成为其中最具魅力的“教主”。

  怎么区别艺术圈、收藏圈的种种真假?还是要靠学习,开拓眼界,提升眼力。全民的审美素质提高了,懂得什么是艺术,什么是好的艺术作品,艺术圈的“假仁波切”也就得转行了。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阅读上海100胜
   第A04版:专栏/评论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要闻
   第A07版:郊野大地
   第A08版: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人物
   第A10版:影视/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聚焦
   第A12版:动态/文体汇
   第A13版:夜光杯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阅读/连载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金融城
   第A18版:封面人物/金融城
   第A19版:金融城/家庭理财
   第A20版:互联网天地/金融城
   第A21版:金融城/基金纵横/金市汇市
   第A22版:理念分享/金融城
   第A23版:金融城/股市大势
   第A24版:福彩专版
   第A25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A26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A27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化时评
   第A28版:音乐时空/国家艺术杂志
   第A29版:国家艺术杂志/海外传真
   第A30版:镜头艺术/国家艺术杂志
   第A31版:国家艺术杂志/民间收藏
   第A32版:艺林散页/国家艺术杂志
艺术圈的“假仁波切”
草书能否穿上楷书的外套?
慎学徐悲鸿国画
新民晚报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A26艺术圈的“假仁波切” 2017-07-01 2 2017年07月01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