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吸氧缓解高原反应一边等下一个病人做好消毒准备,手术做到半夜,离开时许多藏民还等在门口道谢。”作为本次援藏行动的专家志愿者之一,同济大学医学院眼科教授、上海新视界眼科医院集团上海片区总院长廉井财,在与同事们一起完成了近10个小时的公益手术后说,这可能是他从医生涯里最特殊的一次加班。
“等所有手术结束后,协助的护士就蹲下来用力抱住了脑袋,我知道她头疼得厉害。”在旁协助的青年志愿者说,忍受着海拔4000米的高原反应,医疗志愿者们在手术台上表现令人钦佩。
同为专家志愿者,上海新视界眼科医院院长孙勇术前再三强调,手术室环境越简陋,从术前准备到术后观察,所有医护人员就越要比平时更加认真仔细。
公益手术当天,由于实际手术的患者多于预期,直到晚上9时日喀则天黑,还有不少远道赶来的藏民在等待手术,此时手术室更衣室和消毒区的灯却不亮了。医疗队当机立断决定点上蜡烛,为藏民做手术。伴着蜡烛的微光,当天17台公益白内障手术均顺利完成。
同时,日喀则市上海医学图书馆揭牌,廉井财表示,后续将与日喀则市人民医院共同开展眼病就诊绿色通道和医生互换培养计划。
一位藏族眼科医生说,过去受限于环境、医疗器械,更受限于诊疗和手术技术,日喀则当地的疑难眼病患者只能转到拉萨和成都接受治疗,医生学习和进修也苦无途径。“有了图书馆,我们学习有了资源,希望能为病人们做得再多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