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8:文体汇
     
本版列表新闻
大英博物馆百物展首个夜场昨晚开放~~~
大英博物馆百物展首个夜场昨晚开放~~~
大英博物馆百物展首个夜场昨晚开放~~~
大英博物馆百物展首个夜场昨晚开放~~~
大英博物馆百物展首个夜场昨晚开放~~~
     
2017年07月08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英博物馆百物展首个夜场昨晚开放
上博奇妙夜公众陶醉时
徐翌晟
  昨天傍晚不到五点半,上海博物馆门口陆陆续续有通过微信预约了夜场的观众开始排队,至6点,“大英博物馆百物展:浓缩的世界”第一个夜场准时开幕。据上博副馆长李仲谋透露,这是上海博物馆首次对公众开设夜场,也是第一次尝试微信平台预约的方法。

  上班族多 孩子不少

  五十出头的池女士是夜场队伍中排在首位的观众。她告诉记者,同事们一听说“大英博物馆百物展”有夜场就一起在微信上进行了预约,但是今天其他人因为有事取消了,她独自一人前来尝试。为了能把跨越200万年世界史的展品看个明白,她在网上查了很多关于展览的资料,到博物馆的一路都在做功课。

  6点一到,排队的观众井然有序地进入了二楼的展馆。展柜台内的展品,并没有因为夜幕降临而与白天看起来有些许不同。

  记者观察,夜场观众中多为上班族的父母带着孩子来参观。7岁的小女孩婷婷,人生第一次进博物馆看展览,就选择了夜场的大英博物馆展,因为“妈妈白天要上班”。婷婷妈妈为了能让女儿更好地看懂展览,在参观前买了一套展品的填色绘本让婷婷完成,这样,在看展览时孩子遇到画过的展品,才会有熟悉的感觉。

  是否加场 正在讨论

  上海博物馆馆长杨志刚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因为不出国门就可以领略到大英博物馆文化的魅力,观众对于类似的展览期待值很高。根据统计,每天能够进入大英博物馆展馆的观众人数在3000出头为宜,人太多就会影响观展的体验,“平衡观展的舒适度和观展热情,确实有点难”。博物馆开设夜场就是为了满足观众们对于这次大英展的高度热情,计算下来,整个开放期间,夜场共12场。鉴于大英展在观众中引发的持续热度,开设夜场加场的可能性正在讨论中,杨志刚还希望能够把一些活动更好地融合在一起。观众人数的增加,使上博在百物展上投入的安保是空前的,白天馆内外有保安200名,夜场馆内的保安也有70多位。

  担任大英百物展展场内保安的张先生告诉记者,夜场安保工作的要求和日场没什么太大区别,因为夜场人流量可能会略少于日场,且游客在观众中的比例相应减小,“来看夜场的基本都是专门为了观展而来,因此不会对安保工作增加负担。”

  随意取消 不能预约

  预约的观众从6点起到8点停止入场,每半小时一批,共分四批,9点闭馆。昨天到8点15分最后一位观众扫码入场,上博第一次公众夜场一共接待观众1400余人,相比较报名预约的1500人,也有少部分观众取消了预约,馆方提醒,预约后无法参观的观众应及时取消预约,否则三个月之内不能再次预约。

  昨晚,直至最后一位观众入场参观,大英博物馆百物展展厅内秩序依然良好,在展厅内,孩子和大人连说话的音量都要比白天放得更轻一些。博物馆奇妙夜的魅力大概就在于此吧。

  本报记者 徐翌晟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特别报道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阅读上海100胜
   第A05版:评论/专栏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特别报道
   第A08版: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话题
   第A10版:影视/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人物
   第A12版:动态/文体汇
   第A13版:夜光杯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阅读/连载
   第A16版:郊野大地
   第A17版:金融城
   第A18版:封面人物/金融城
   第A19版:金融城/中国商学院
   第A20版:互联网天地/金融城
   第A21版:金融城/基金纵横
   第A22版:理念分享/金市汇市/金融城
   第A23版:金融城/股市大势
   第A24版:福彩专版
   第A25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A26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A27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化时评
   第A28版:音乐时空/国家艺术杂志
   第A29版:国家艺术杂志/海外传真
   第A30版:镜头艺术/国家艺术杂志
   第A31版:国家艺术杂志/民间收藏
   第A32版:艺林散页/国家艺术杂志
扫一扫
导读
上博奇妙夜公众陶醉时
海上印社艺术中心在普陀区揭幕
夜晚的厚度
新民晚报文体汇A08上博奇妙夜公众陶醉时 2017-07-08 2 2017年07月08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