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刻纸变得新潮
动漫博览会现场,王占忠手中雕刀飞舞,刻纸上的“狐妖小红娘”,曲线优美的侧脸映衬在花朵枝蔓中,眼神斜睨分外妖娆;尤其是那微拢着发丝,缕缕清晰可见。正如腾讯动漫品牌总监刘星伦所言:“角色在非遗匠人们的手中得以重塑。”
“你们看,她的衣袖裙摆随风而舞,连折痕都那么自然,这一缕缕的头发丝清清楚楚,是怎么刻出来的,太神奇了!”现场,粉丝们举着手中刻纸在动画原型海报前留影。不少孩子跃跃欲试,围着王占忠想要“一试身手”。
突然被那许多扮着Cosplay的零零后视作偶像,让王占忠受宠若惊:“要知道河北蔚县刻纸,虽不至于像某些非遗那样濒临失传,但前景也不乐观。”在和动漫结合前,传统刻纸还是用作窗花、年画,多为“麒麟送子”“八仙过海”“福禄寿星”等意喻吉祥的画面。这些刻纸主要受众是送给海外友人的纪念品,销量和影响力都很有限。
“刻纸,是吃功夫又盈利有限的手艺活。”王占忠告诉记者: “就像‘妖狐小红娘’这样一张比巴掌略大的圆形刻纸,通常是30张叠在一起雕刻,雕完需要3天。每天产量也就10张。这就为刻纸寻找传人带来困难,现在赚钱方式那么多,很少孩子愿意沉下心花个几年来学习。”王占忠之前也曾收过几个弟子:“都是十七八岁,家里人送来学手艺的,结果时间最长的那个也就坚持了一个月。”是动漫展台上,举着“狐妖小红娘”的孩子们热切的眼神,让曾一度灰了心的王占忠重燃希望。
灵剑山版画添仙气
在人气动漫《从前有座灵剑山》的展台前,不少动漫迷在两块2米多高刻着江中泛舟的古板前留影。而一旁,山西绛州木版年画传承人吴百锁正忙着为排队的孩子们拓画。“灵剑派”修仙大师们在微微泛黄的宣纸上,更添远古神秘气息,他们身后海浪翻滚祥云朵朵,越发衬托得仙气升腾。
灵剑山的迷们初初拿到拓画,也会觉得和原著人物有些不同,主要是衣服和头发的配色。吴百锁为了能将灵剑山中人物在版画中唤活,前后设计修改足足六稿。刘星伦说:“争议主要在配色上。漫画人物都有其特定的形象,头发的颜色、衣服的样式,若改了很可能就没有识别度了。”
然而,新漫画中所用配色,在古老的山西绛州木版年画制作中,根本找不到,吴百锁只能用相近颜色替代。最终,刘星伦还是做出了让步:“虽然我们希望能尽可能保护人物形象的完整性,可最终还是考虑要保留非遗传统本身的特色和魅力,新颜色赋予灵剑山人物更东方、更古典的气息和神韵,也是别有匠心。”
从小就喜欢木版年画,为其他厚重色彩和古朴线条所倾倒的吴百锁,起初只是个收藏家,先后投资近200万,坚持数十年搜集、整理、保护老版、老画稿、老画卷,近20年里共收集了各个时期的老木版500多块,老年画600多张。后见心爱的木板年画式微,他便开始走访版画老艺人,自己学习版画制作技艺。
展台前,吴百锁为孩子们拓画,也顺便给他们普及山西绛州古版年画。他相信,将他深深迷倒的古版年画,只要寻到和当代孩子们心灵相通的那个点,必然也能在他们心中生根。 本报记者 朱渊
相关链接
山西绛州木版年画
绛州木版年画发端于宋金,兴盛于明清。绛州木版年画品种繁多,手法齐全,雕版技术精湛,线条细腻,年画内容所能体现的历史脉络清晰,艺术价值极高。
绛州木版年画用大红、桃红、中黄、青莲、普蓝、墨绿等多种颜料套印,以铁线描绘见 长,尤以典雅著称,各类武将门神、灶爷、财神、观音、八仙、寿星、戏曲人物、耕织农作、民间传说、历史故事、花卉动物、仕女、娃娃、风光景色等应有尽有,历代不乏名作问世。
绛州木版年画是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河北蔚县刻纸
源于明代,是中国众多古老剪纸艺术中的一支,它吸收了河北武强木版水印窗花以及河北雕刻刺绣花样等民间传统艺术特色,以薄薄的宣纸为原料,用小巧锐利的雕刀手工刻制,再点染明快绚丽的色彩而成,构图朴实饱满,造型生动逼真,色彩对比强烈。2006年5月,蔚县剪纸以剪纸项首位的身份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10月,蔚县剪纸又名列中国剪纸之首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
本版图片除资料照外均由记者 朱渊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