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大“采风”阵容
昨天上午,烈日灼人,陈家泠、杨正新、马小娟、何曦、邱瑞敏、钟鸣、陈逸鸣、王劼音等上海书画善会会员,徐文华、夏予冰、许明耀、石奇人、应小杰等在新民晚报主办的“微画展”上被人熟识的画家,有的带上画板,有的带上“长枪短炮”,或俯视塘栽莲花,或走近缸栽荷花,“一花不漏”地悉心观察。
致敬还是“PK”
提到莫奈,总要提到那座给予他无限灵感的美丽花园,也因为莫奈,默默无名的吉维尼花园成了全世界画家们的艺术朝圣之地。占地十亩的古猗园远比吉维尼花园大,一眼望去,接天莲叶,荷花映日。各类睡莲之多,也让画家们眼花缭乱。沿着花石小路走上一阵,画家们有些疲乏,于是觅得凉亭小憩,也正好聚拢在一起谈谈莫奈。画家杨正新先半开玩笑提出,我们在此聚会,是向莫奈致敬呢?还是算挑战莫奈啊?因为此前提到,这次画展的命题就是“画睡莲”。
另有画家提出,大画家莫奈是印象派鼻祖,珠玉在前,说PK有点托大了,还是放低身段,算“挑战”吧。画家陈家泠接过话题,说,也算是PK吧! 我们艺术家至少也要学习莫奈,在创作时挖空心思,拿出点不太一样的作品。
莫奈让吉维尼花园千古流芳,南翔嘉定的古猗园也有很多期许。园长吉琴想着,以后也许就能指着一张画作说,这是循着古猗园的景色创作的。陈逸鸣说,当年其兄陈逸飞画周庄时,周庄也默默无名,而后,因陈逸飞的画一炮而红。南翔古猗园是江南古典名园之一,此次画家们的踏访,说不定哪件作品就会与古猗园长久地联系在一起了。
“跨界”稍有忧心
说到要画得出格、画得放松,擅长水墨的陈家泠问,难道要我来画油画?还彼此鼓动,要画油画的画水墨,画水墨的画油画。倒是平日里画油画的画家们稍有忧心,像不像莫奈,都有利弊。陈逸鸣说,虽然还没想好怎么画,但他可以想象,展览一定是别具一格的,建议大家放松心态,放手大胆地去创新。另有画家插话道,反正莫奈刚画出的印象派作品,也是被多数人贬斥的,致敬莫奈,也要向色彩大师学习精神。大家讨论热烈时,才子何曦“开小差”,拿出一支墨水笔,信手在用来食用的莲蓬上作画。先画了一只趴着的天牛,不过瘾,又挑了一朵大莲蓬,在表面上画出一只螳螂,恰好借莲子当螳螂双眼,炯炯有神地“盯着”大家。书画家陈家泠、邱瑞敏等为古猗园的采风之行留下了墨宝,陈家泠写了“福莲”,邱瑞敏则题写了本报古猗园摄影展的名称“古猗荷韵”。
根据计划,暂定于今年10月,在敬华艺术空间展示这一批上海画家创作的“睡莲”,昨天采风活动“请假”的画家张桂铭、卢辅圣、肖谷、李磊、黄阿忠、王向明等也受邀参展。
本报记者 乐梦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