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3: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2014年08月08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新语
让艺术沉降
乐梦融
  乐梦融

  《雍正行乐图》动图版最近在微博微信上同时火了,雍正帝角色扮演了渔夫、诗人、猎人,而眨眼、摇扇、弹琴、取暖夜读书等等动作,都在图中栩栩如生地摇曳了起来,正史中毁誉参半、兢兢业业的胤禛,穿越剧中一往情深、外冷内热的四爷,在这些动图中展现了极富生活情趣的一面,萌倒众多网友。据说这是故宫工作人员通过数字技术,让静态古画中的雍正帝“活”了过来。

  真要为故宫工作人员叫好!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书画艺术仿若高高在上烟锁重楼,可远观而不可亵玩,以为高处不胜寒就是一切“雅”的宿命,甚至因为其文化接受率的“寂寞”而不分青红皂白地倒推出其文化品质的优秀,在“深宫”中理直气壮地“宫怨”着。“一字不刊”永远是精品的标准,擅动一分一毫,都是罪无可恕的亵渎——以此标准,《雍正行乐图》的动图版简直是大逆不道、有辱斯文。

  然则时至今日,视觉化、碎片化的泛阅读正在改变着每一个社交媒体时代的用户的体验习惯,自端身价的行径无异于对艺术的“捧杀”。君不见,一卷“朕知道了”折射的是高雅文化最大限度的“无损”流行,猛回头,放眼望,《富春山居图》做成了鼠标垫,皇帝皇后化身小小调味罐,《兰亭序》则变作手机充电宝,《雍正行乐图》的动图版,更是让那么多转发和点赞的网友,开始对原始作品感兴趣,也开始对作品背后的人物与人物勾连起的历史感兴趣……在艺术“沉降”的过程中,文化与流行不再是两大擂台的对手,却成为亲密抱拥的伙伴。而那一点“雅”的因子,也伴随着艺术的“沉降”,渐渐植入每一个人的生活。

  真正受欢迎的、有生命力的艺术形式,从来不是飘在空中、喊在嘴里的,也从来不是锁在博物馆中,挂在研讨会上;真正受欢迎的、有生命力的艺术形式,应该沉降到日常言笑之中,沉降到微博微信群里,更沉降到艺术创作者、艺术保管者、艺术宣传者、乃至每一个普通的“艺术享有者”的心里。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随笔
   第A04版:2014夏令热线特约报道
   第A05版:2014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6版:焦点
   第A07版:焦点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专版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专版
   第A15版:文娱新闻
   第A16版:文娱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阅读/连载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A25版:财经新闻
   第A26版:申城社区
   第A27版:广告
   第A28版:广告
   第A29版:广告
   第A30版:新民法谭
   第A31版:新民法谭
   第A32版:新民法谭
   第B01版:陆家嘴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陆家嘴金融城
   第B03版:陆家嘴金融城/自贸之窗
   第B04版:金融天地/陆家嘴金融城
   第B05版:陆家嘴金融城/股市大势
   第B06版:理念分享/陆家嘴金融城
   第B07版:陆家嘴金融城/公司探营
   第B08版:家装之窗
   第B09版:家装之窗
   第B10版:基金纵横/陆家嘴金融城
   第B11版:陆家嘴金融城/彩票世界
   第B12版:聪明消费/陆家嘴金融城
   第B13版:陆家嘴金融城/城里城外
   第B14版:网上网下/陆家嘴金融城
   第B15版:广告
   第B16版:上海花城/陆家嘴金融城
正视高校财务公开的呼声
老房东的心意
让艺术沉降
法治中国不容黑恶横行
“快涨,撑我一把”
别把好人弄丢了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3让艺术沉降 2014-08-08 2 2014年08月0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