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11月04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自由谭
会议组织者也要受监督
喻 明
  喻 明

  因为在全县的一个工作会议上睡着了,一觉醒来,竟然职务被免,海南省某县社保局的一名副局长就这样成了“倒霉蛋”。据说,就地免职的原因是“会上睡觉违反工作纪律”,同时该副局长还被“立案审查”。

  开会睡觉,的确有违会议纪律,工作作风不佳,受到批评也是理所当然。其实,不光是睡觉,会场上交头接耳、或是埋头玩手机等,也都是会风不良的表现。早几年,大家对此都不当回事;后来,一些“倒霉蛋”在重要会议上睡觉或玩手机,被人拍了照传到网上,引来围观,遭到批评,于是许多人开始意识到整肃会风、维护形象的重要性,意识到千万不能在“小节”上栽跟头。

  不睡觉、不玩手机,只为个人形象,没有作为公职人员和党员干部的形象意识,这是不够的。但另一方面,为什么有些会议让与会者容易打瞌睡呢?这也需要思考一下。有时可能是客观原因,身体不适,或是连续加班感到疲惫,实在忍不住就睡着了。对这种情况,上级领导既要及时提醒,也要多关心同志。

  尽管中央有关于精简会议的要求,但是在一些地方、一些单位,文山会海现象依然严重,有些职能部门、办公室热衷于安排各种会议,连单位主要领导也遭“绑架”,干部私下抱怨每天会议太多,有的会议自己只是充当“背景墙”,用来填座位,适时鼓掌。一些干部疲于应付各类会议,本职工作却被耽误了,正常工作需要会后加班加点去完成。

  如此,怎能令人聚精会神地听会?一些动员会、部署会,意在传达上级部门的精神和要求,确实是个挺重要的会议,但是主席台上的领导只是把上级文件读一遍,至于本单位本部门如何贯彻落实、如何具体部署,却少有“干货”。参会者不禁要问,在信息社会,这样兴师动众开会,只是为了显示重要性吗?

  精简会议,改进会风,需落到实处。一方面,要严肃会议纪律,端正干部作风,加强自身监管与群众监督。另一方面,单位开会要注重提高实效,开短会、讲短话,力戒空话、套话。一些外企的开会流程值得借鉴:会议组织者预先准备材料,在会前几天发到与会者手里,让大家心里有数;会上,企业主管不照本宣科念材料,而是发动大家一起讨论,直奔主题,节省时间;会上每个流程都有负责人,每个提出的问题都有专人认领,认领的人员则在会后负责事务的落实。

  开会,对与会者有纪律要求,对组织者也应制定规则。比如,对会议数量、各类会议应掌握的时间、讲话人数、讲话时间等,作量化规定。与会者的工作作风受监督,会议组织者同样也要受监督,相当权重的监督评价权交给台下听众,通过改进会风促进政风转变。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封一
   第02版:封二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民生速递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互动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专版
   第A16版: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专版
   第A21版:新民健康
   第A22版:时令/新民健康
   第A23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4版:慢病/新民健康
   第A25版:目击
   第A26版:财经新闻
   第A27版:夜光杯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阅读/连载
   第A30版:专版
   第B01版:汽车周刊
   第B02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03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04版:大购网专版
   第B05版:新民教育
   第B06版:校园通讯/新民教育
   第B07版:新民教育/留学移民
   第B08版:留学移民/新民教育
“双11”更要警惕价格欺诈
别让“洋节” 很沉重
空军一号
“强制社会劳动”有益于矫正犯罪
家庭全能“员工”
会议组织者也要受监督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5会议组织者也要受监督 2015-11-04 2 2015年11月04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