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在结婚探亲休假期间阎肃创作出了成名作、歌剧《江姐》。这部歌剧在1964年公演后立即引起轰动,由阎肃作词的主题曲《红梅赞》也成为家喻户晓的经典歌曲,他因此受到过毛泽东的亲切接见。阎素的夫人李文辉曾回忆,《江姐》在上海演出的时候,一共演5场,有的人连续5次排队买票,有的人连歌词、台词都背下来了。
而为了创作歌剧《江姐》和京剧《红岩》,阎肃三下江南、两度入川,在渣滓洞监狱里体验生活。他让工作人员给自己戴上脚镣,双手被反铐着,三餐吃的是监狱里用木桶装的菜糊糊,夜里睡的是地上发了霉的草垫子。就这样,他熬过了那7天7夜。经过两年精磨锤炼,剧本和曲谱从头到尾修改了几十次。最后连食堂的大师傅听着排练厅传来的歌声,都会一边和面、一边哼唱、一边感动得流下眼泪。
上世纪80年代后,阎肃逐步涉足影视界,曾为部分电影、电视剧配过音。电视剧《西游记》里,一曲《敢问路在何方》成为当时最为流行的歌曲。此后,阎肃创作了《说唱脸谱》、《故乡是北京》、《前门情思大碗茶》、《雾里看花》等许多被人们传唱的歌词。京剧方面,阎肃还创作过《红灯照》、《红色娘子军》、《红岩》、《年年有余》等作品,十分受欢迎。
阎肃堪称春晚的元老,他曾多次参与央视春晚的筹备和创作工作。在2015春晚剧组的座谈会上,他建议2015年春晚一定要接地气,让观众更多地参与进来,在直播过程中适当增加观众互动的环节,拉近与观众的距离,实现荧屏上下的共同联欢。阎肃还长期担任《星光大道》、《我要上春晚》、《国庆七天乐》等节目评委,受到观众喜爱。据媒体报道,生活中的阎肃自称80后,懂周杰伦、喜欢李宇春,是一个老顽童。
去年11月中下旬以来,有关部门为阎肃举办了作品音乐会、艺术成就研讨会和先进事迹报告会,他的事迹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中宣部授予阎肃同志“时代楷模”荣誉称号,号召全社会向他学习。
今年2月4日晚,伴着熟悉的《红梅赞》旋律响起,由中国国家交响乐团主办的“一片丹心”阎肃同志作品合唱音乐会在北京音乐厅举行。中国交响乐团合唱团的艺术家们深情演绎了《红梅赞》《江姐》《党的女儿》等阎肃同志创作的优秀作品。演出当晚,阎肃的儿子阎宇在现场接受了记者采访。在阎宇的记忆里,为了艺术创作,父亲在家时常常关着门一个人看书,是那种“千万别来打扰我”的人。2015年,85岁高龄的阎肃又挑起了新担子——担任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晚会的首席顾问和策划。“晚会国家都那么重视,我爸当然也特别重视。能参加这些工作,他打心底里高兴,觉得自己这把年纪还有用”,阎宇说,那阵子父亲常常晚上1点多才进家门。“他一辈子就看重这个事,就是一定要做一个有用的人。光这就能让老爷子觉得高兴。”
“他平易近人,和大家一起吃盒饭,一起在后台候场,没有任何的特殊化待遇和享受,维护了一个部队军人的高尚品德和形象,值得我们和年轻一代的艺人们好好学习。”此前在京举行的阎肃同志艺术成就研讨会上,著名女高音歌唱家李谷一说,阎肃从不耍大牌、也不摆老艺术家架子。二炮政治部文工团副团长、著名词作家屈塬曾多次与阎肃一起参加活动,“他熟悉所有的曲牌、词牌,却不了解奢华的品牌,没有见他穿过、用过一件名牌。脱下戎装,一身布衣,就是一个诙谐风趣的老大爷。”屈塬说。
驻京记者 鲁明(本报北京今日电)
相|关|链|接
阎肃
出生年月:1930年5月
籍贯:河北保定
民族:汉
个人经历:
1950年加入西南青年文工团
1953年6月进入西南军区文工团任分队长
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5年调入空政文工团,现为空政原歌舞团编导室一级编剧,专业技术一级,文职特级,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2015年12月,入围“感动中国 2015年度人物”候选人。
主要作品:从艺65年来,阎肃创作了《江姐》《党的女儿》《我爱祖国的蓝天》等一大批脍炙人口的红色经典,作品影响激励了几代人。
最新荣誉:2015年12月阎肃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光荣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