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和平发展论坛2日至3日在北京举行。论坛聚焦政治互信、经济合作、文化传承,关注青年交流,力推两岸同胞共同参与、分享与成就的新模式。与会代表认为,加强交流是两岸和平发展的最好保障。
搭建民间沟通桥梁
“政治互信与良性互动”议题着重讨论两岸共同政治基础等重大、敏感议题,引起了两岸及国际社会广泛关注。主办方试图集成两岸智慧,营造气氛,找到破解两岸政治分歧的终南捷径。上海市台湾研究会会长严安林坦言,论坛就是想让两岸有识之士找到一些解决之策。
全国台湾研究会常务副秘书长杨幽燕指出,台湾的涉外活动和国际空间有其复杂性,只有在维护国家主权不被分割的前提下,两岸通过务实协商解决。两岸互信的高度和深度,决定了台湾国际参与的广度。上海台湾研究所所长俞新天认为,如果没有“九二共识”和“一中原则”作为基础,台湾的国际空间无从谈起。
台湾方面专家孙扬明认为,两岸和平发展论坛探讨的议题不仅务实,而且更加开放,对于敏感的议题不能回避,也不要再假装这个议题不存在。现在通过论坛的举行,等于是把顾虑抛开了,这是一件好事。两岸要加强互信,首重诚信,彼此相互体谅,这样才能有一个更好的未来。
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政治系教授林忠山表示,两岸和平发展论坛谋求两岸最大的利益,两岸怎么样合作,在此次论坛上被充分讨论,我们一定要积极、正面寻找两岸最大的利益和价值。
未来希望在于青年
在此次的两岸和平发展论坛上,青年组也成为了媒体关注的焦点。作为首批被大陆航空公司录取的台湾地区空乘,张雨柔目前已经在春秋航空飞了800多个小时了,“目前我们公司有21名来自台湾地区的空乘,我的不少姐妹中,有的已经和大陆青年结婚并生育,还有好几位也已进入了谈婚论嫁阶段。只要资历丰富,未来还将晋升为乘务长、乘务教员职位,没有任何所谓‘职场天花板’,这无疑是最吸引我的地方。今年9月,春秋航空在台湾地区启动第二批客舱乘务员招聘,目前12位乘务员已在上海进入乘务员初始培训阶段,预计明年春节前后飞行。”
今年的8月18日,国台办在浙江义乌召开会议,表彰一批两岸青年创业基地。位于上海闵行区莘庄镇的台企——台菁创业孵化器管理(上海)有限公司,荣获国台办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基地称号,作为这家公司的总经理,虞慧芳也参加了此次两岸和平发展论坛,是青年组的代表。在她看来,透过两岸合作、专业孵化、创业导师、加速产业化、台青投资五大服务体系,为前来上海的台湾青年创业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虞慧芳女士表示,“台青创客家”目标致力打造大陆最具有台湾文创菁英集聚,文创设计产业企业集群规模和有影响力特色产业基地,不仅鼓励台湾青年到大陆创业、也为创业企业提供高端人才。
除了青年组,文化组的讨论中,青年也是大家关注的话题。著名导演尤小刚表示,两岸和平发展最有效的连接是文化,要重视文化的纽带作用。现在,许多台湾成熟的影视从业者都来到大陆工作,在目前的许多剧组中,从美术、摄影,以至于导演都是来自台湾的。尤小刚希望给台湾年轻的影视从业者机会,通过建立一个机制,让台湾的年轻人通过到大陆工作,更多地了解大陆。
中国文化大学新闻系教授兼系主任胡幼伟认为,讨论和平发展更要关注两岸青年,他们没有在对岸的生活经验,因此更需要加强来往交流。他建议两岸年轻人互相邀请,增进更多共识。
经贸文化缺一不可
“太好了!太难了!”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上海歌舞团艺术总监黄豆豆说起其与台北音乐团体的合作,发出了这样的感叹。他们共同带来的作品《庄周梦》是上海国际艺术节的参展项目,合作准备过程长达一年多,呈现效果让观众赞不绝口。“两岸是一家人,有共同的血脉、共同的文化、共同的连结、共同的愿景。我觉得两岸的文化交流有着共同的基础,两岸创作理念可以相互推动,能够迸发出一种直指人心的力量。”黄豆豆说。
中国出版协会副秘书长沈建林建议,两岸之间可以通过合作加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双向互动共同加强文化交流、创新活动传播模式。沈建林期待台湾方面能够批准大陆机构到台开设书店,共同出版国学著作和教科书,延续中华传统文脉。
十余年来,工艺美术大师朱炳仁自费十六次赴台,积极参与两岸人文交流,他也一直在思考如何进一步推进两岸的民间交流。在两岸和平发展论坛上,朱炳仁建议成立一个民间的公益机构,不管是台湾人在大陆抑或是大陆人在台湾,一旦遇到困难,就可以通过这个公益机构来解决。
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张志军在论坛开幕式上谈了五点看法,其中特别提到,两岸经济合作面临新形势新问题,更蕴含着新机遇新空间。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为两岸经济融合发展注入新内容新动能。
对此,台湾方面专家孙立群表示,两岸经济有互补关系,知道彼此困难和发展方向,加强经济交流对于未来和平发展就是最好的保障。另一位台湾专家韦伯韬指出,大陆经济的高增长有目共睹,而台湾面临经济增长不足,因而两岸经贸合作的前景非常广阔。
中国国民党籍台湾民意代表张丽善认为,台商都积极乐见两岸关系改善,希望两岸经济能够共存共荣,这样可以为两岸架起一座经贸合作的桥梁。
在分组讨论的茶歇期间,与会代表们更是抓住了机会交换名片,寻找合作机会。台北量子酒店及北京合尊置业董事长汪小菲主动出击,他对于海峡两岸公共事业协会会长邓哲伟的演讲特别感兴趣。汪小菲表示,他非常看重为两岸青年提供更加务实的创业指导,通过此次论坛,将为两岸青年带来更加实在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