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德国科隆爱乐乐团一直以来都在和其所属时代的伟大作曲家、演奏家们合作。马勒《第五交响曲》当初就是在马勒的亲自指挥下在我们乐团进行了首演。演奏这支乐曲不仅仅是将我们自己演奏音乐的方式带来上海,更重要的是带来我们自己的历史,并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待它。
问:为什么选择科隆爱乐?
答:科隆是一个开放的城市,在这里有不同的音乐、不同的艺术,不同的人带来不同的看待事物的方式。这座艺术之城,始终能够提供艺术家尝试崭新想法。这是最吸引我的地方。
第一次接触科隆爱乐,我就能感觉到每一位乐手都对音乐演奏有一种渴望,并且我们一拍即合,我们之间的那种“化学反应”让我们配合得十分默契。在我看来,科隆爱乐不仅拥有丰厚历史积淀,也是个多元、灵活的乐团。乐手们都十分优秀,蕴藏潜力。我希望让它成为科隆市一个独一无二的乐团,也希望让它享誉全球。
问:您希望为乐团带去怎样的理念?
答:无论身在哪里,我享受创作音乐的每一分钟!现在我的工作重心在科隆爱乐乐团、科隆交响乐团以及科隆歌剧院。我们乐团在歌剧院一年有200多场晚场演出。但我作为音乐总监的主要职责始终是为每个人去做音乐:不仅仅为了古典音乐爱好者,而是为了每一个人,年轻人或是老年人、有音乐知识的或是没有的。我希望将自己对音乐的热爱和整座城市分享并邀请人们加入这场“庆典”——不畏惧或是犹疑,有的只是开放的态度和思维。
本报记者 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