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司机,与开飞机、开动车,甚至是开出租车的比起来,开大型车,似乎是一个“粗活”。这个“粗”,从工作的环境到操作的机器甚至司机的穿着,都体现得很直观。另一个不那么直观的差别,是管理。相对于飞机、火车、出租车的管理来,对大型车的管理,过于粗放。
那么,是不是因为开大型车是个“粗活”,管理就有理由粗放了呢?显然不是。不论何种交通运输工具,涉及到的,都是人的生命。生命安全管理,是不能有粗细之分的。
可是,事实却一再证明,对大型车的管理,实在太粗。今天,本报用两个版的篇幅,一桩桩、一件件地回顾了最近的18起大型车事故。38天,连夺20条人命!大型车闯祸,成为申城交通一大“重症”。
治“重症”,要用重典。所谓用重典,首先要严格管理,其次要注重细节。对于违反交通法规的行为,要严查重罚;对于“内轮差”之类的隐患,要拿出管理细则来,有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
大型车之症治不好,是说不过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