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2:长三角/社会·生活
     
本版列表新闻
16年悉心照顾一双智障继女~~~
16年悉心照顾一双智障继女~~~
16年悉心照顾一双智障继女~~~
16年悉心照顾一双智障继女~~~
16年悉心照顾一双智障继女~~~
16年悉心照顾一双智障继女~~~
16年悉心照顾一双智障继女~~~
16年悉心照顾一双智障继女~~~
16年悉心照顾一双智障继女~~~
     
2011年12月20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16年悉心照顾一双智障继女
金华一后妈的母爱感动众人
吕玥 孙武斌 胡文英
  “来,菡菡,吃饭,把嘴张开……好,再吃一口……乖……”日前,记者来到金华市婺城区雅畈镇汉灶村村民何顺寿家,只见一间灰黄色的大瓦房前,一位头发斑白的妇女正半蹲在门口,耐心地给一位看起来只有10多岁的女孩喂饭。此时,另一位略大些的女孩则在一旁自己吃着饭。 

  在汉灶村,几乎所有人都知道这个特殊的家,知道何家女儿和她们的后妈。

  ▲16年没睡一个安稳觉 

  今年59岁的何顺寿是这家的男主人,听力一级残疾,前妻早年因病去世,留下一双智障女儿。16年前,何顺寿经人介绍认识了邻近乡镇的农妇邓美香。邓美香至今仍清楚记得第一次见到两个孩子的情景:“两间小小的泥瓦房,家里没有任何值钱的东西,7岁大的何美菡还不会走路,10岁的何三笑看起来只有六七岁孩子大,两个女孩脸上都脏兮兮的。”当时,邓美香只觉得鼻子一酸,忍不住拿起一块毛巾帮她们擦洗,母性一下子拉近了她和孩子们的距离。 

  那一年,46岁的邓美香拎着一个包裹,毅然来到何顺寿家里,成为两个智障女孩的继母。 

  “晚上孩子不睡觉,我也不能睡,她们早上6时多起床,我也就起来了。”脸上带着倦意的邓美香告诉记者,嫁到何家16年,她每夜都要起来二三次,看看孩子们有什么情况,几乎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 

  采访时,记者发现她的目光也不离两个女儿,尤其是残疾程度更重一点的菡菡。“她完全没有生活自理能力,吃喝拉撒都得我帮她。从嫁到何家的第一天起,她的每一顿饭都是我喂着她吃。”平时,邓美香就像带娃娃一样把菡菡带在身边,村里人有时候会问:“累不累啊?”她总是笑笑说:“不累,我家孩子不会发脾气,很乖的!”

  ▲为继女宁愿自己受苦

  然而,不幸始终没有放过这个苦难的家庭。 

  10多年前,丈夫何顺寿突然出现手部肌肉萎缩,虽然经过治疗得到控制,却再也干不了重活。几乎同一时间,大女儿何三笑被确诊患有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需要每天注射胰岛素控制病情,一天的注射费用近20元,这对他们家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为了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瘦弱的邓美香总是去附近工地打点短工,一天挣几十元,或者带些来料加工的活回家做,从早干到晚挣10多元。为了给女儿贮存胰岛素,她花近千元钱买了一台小冰箱。 

  10多年来,邓美香包揽了家里的粗活累活,宁愿自己受苦也不愿亏待丈夫和女儿。

  她粗糙的手掌上,布满了厚厚的老茧;长年的劳累和营养不良,使她早早患上了颈椎病等多种疾病。5年前的一天,邓美香胸口隐隐作痛,被查出长了肿瘤,必须马上动手术。想到家里经济拮据,想到两姐妹需要照顾脱不开身,她考虑再三,还是放弃了手术。

  ▲赢得村里一片赞许

  可是对一双女儿的治疗,邓美香却从来不计较钱。去年,听说广西南宁一家医院可以通过手术治疗糖尿病,即使手术费高达4万元,她还是决定举债送女儿何三笑去做手术。“笑笑还年轻,如果治好了,等我老了照顾不动了,她还能帮着照顾妹妹。”说这话时,邓美香十分怜爱地看着姐妹俩。 

  16年来,邓美香的母爱不仅让两个女孩安心成长,也赢得了村里人对她的赞许。“何家有什么困难,大家都会来帮忙的。”正好过来串门的83岁的邻居叶金莲告诉记者,她活了这么大岁数,真是很少见到这样的后妈。谁说后妈不如亲娘,两个孩子能遇上这样的母亲,实在是她们的福分。  吕玥  孙武斌  胡文英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
   第A04版:焦点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广告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财经新闻
   第A10版:科教卫新闻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读者之声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国际新闻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文娱新闻
   第A22版:文娱新闻·艺术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体育新闻
   第A26版:体育新闻
   第A27版:公众服务
   第A28版:法治视窗
   第A29版:职场方圆
   第A30版:股市分析
   第A31版:股市分析
   第A32版:理财·银行保险
   第B01版:长三角
   第B02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B03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B04版:专版/幸福之门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旅游·城市
   第B10版:旅游城市/精华路线
   第B11版:旅游城市/诗意居住
   第B12版:旅游城市/世界别处
   第B13版:上海闲话
   第B14版:读者俱乐部
   第B15版:读者俱乐部
   第B16版:读者俱乐部
   第B17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8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9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0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2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3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4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5版:旅游
   第B26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7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8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30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31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32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33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34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36版:资讯生活·旅游
金华一后妈的母爱感动众人
南京:不扫门前雪最高罚千元
长兴校车平安出行
温州向900万市民发放市民卡
江苏残障生将享15年免费教育
苏州得月楼状告武汉得月楼
嘉兴成立上海肝病研究中心分中心
高桥防火电缆获得殊荣
“钧天云和”——2012上海新年古琴音乐会
新民晚报长三角/社会·生活B02金华一后妈的母爱感动众人 2011-12-20 2 2011年12月20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