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5: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05月07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乔木先生逝世十年祭
华振鹤
  华振鹤

  海派花鸟画名师乔木先生离开我们十年了。记得就在半个月前,他还为供职的上海大学精心创作了《春竹图》,兴致勃勃地打算参加5月9日学校举办的学术活动。不料天不与寿,竟没有等到这一天!先生自命画室“南有斋”,取《诗经·国风·汉广》句:“南有乔木,不可休息。”可以说,先生是为艺术而鞠躬尽瘁一生的。

  先生从艺60余年来,全面继承江寒汀小写意花鸟画风,融合陈淳、华嵒、任伯年和两宋院体,画来笔法洒脱,色彩明丽。大家都说,像乔先生那样,传统功力深厚,善于表现生活中真善美的画家,现在已经很难找到了。说他在花鸟画坛独树一帜,承上启下,应该是当之无愧的。

  尽管画名远播,先生却十分低调。他的画室里访客不断,有学生、朋友,也有熟人、初交,先生都热忱接待。当然也有求画的。他的女儿乔苏苏深情地回忆:“对于有急事,或为慈善事业而来求画的,父亲几乎有求必应。即使晚年患了糖尿病也如此,我们劝父亲多注意身体,他便用一句话回答:‘我不能对不起人家。’想到这里,对父亲怀念的泪水就成了敬意。”

  乔先生是名画家,但在弟子心目中,更是诲人不倦的师长、和蔼可亲的长辈。他一生课徒无数,桃李满天下。像周成、孙信一,还是戴着红领巾进入市少年宫,跟随乔老师学画的。他们至今记得,老师如何认真施教,开画稿,讲要领,赏析名画,一丝不苟。而当有所成就时,又鼓励他们放开手敢于画大画,从创作中表现自然之美和形式之美,表现人的精神世界。正是老师的循循善诱,不少学生现在挑起了大梁,成了当今山水、花鸟画坛的领军人物。

  将心比心,遇事先考虑别人感受,是先生处事的一贯态度。2001年,先生从艺六十周年,学生们建议举办师生画展。先生却踌躇了许久。学生全部入展是不可能的,排除某些学生又觉于心不忍,斟酌再三,终于作罢。他宁可委屈自己,也不肯冷落别人。“他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可敬可亲,谦和真诚。他就在人们触手可及的身旁,平凡地生活在家人饭桌上,同道朋友画案前,学生课桌边。”张培础总是如此说起自己的老师。

  40多年来,先生以自己的人品、画品感召着学生,每年春节大年初三,学生必上师门拜年,师生同席,饮酒品菜,共尝水饺。即使先生仙逝,也不间断。如此浓馥的师生情谊,实在是出自肺腑的。

  就是在最近的团聚中,黎邦定吟诵了怀师诗作:“艺精于勤荒于嬉,成为容易却艰辛。百花百鸟创一格,谆谆教诲铭记心。”表示要用毕生精力弘扬国粹,来告慰先生在天之灵。乐震文、庄中亮等人提议,要在近期为先生办画展,出画册,召开艺术研讨会,让更多的人了解乔先生,了解什么才是国画。

  他们说得对。在乔木先生离开我们十年之际,唯有风夜匪懈,把先生奋斗一生的事业继承、弘扬,才是最好的悼念方式,如果先生泉下有知,相信定会颔而赞许的。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评论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法治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早间点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基金专版
   第A15版:文娱新闻
   第A16版:文娱新闻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康健园/养生
   第B03版:康健园/保健
   第B04版:康健园/康复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江豚 江豚
在世界的尽头
双禽 (中国画)
乔木先生逝世十年祭
乡间摸田螺
青山无价
柔软的纸下别有洞天
新民晚报夜光杯B05乔木先生逝世十年祭 2012-05-07 2 2012年05月07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