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阳光天地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05月08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双手仅三指 钩花频获奖
助残走四方 秀花惹人夸
贾佳 孙云
  虽然从小只有3根手指,右臂手肘以下功能完全丧失,住在松江九亭镇的张秀花却有双巧手,年轻时钩花贴补家用,代表全镇妇女参加区里的钩花比赛还拿了特等奖。如今,她当上镇里的助残员,为帮助社区残疾人忙前忙后。记者采访这天看见,她正用僵硬的右臂架着“打击板”,左手敲击丝竹,与残疾人乐队伙伴们一起排练《喜洋洋》,准备参加镇里的文艺演出。

  1963年夏天,爸妈把出生3个月的张秀花放在家里,自己去田里干农活,不料,家里养的猪竟溜进房间,把襁褓里的张秀花拖到地上……从此,张秀花的右臂手肘以下部分丧失功能,左手只剩拇指、食指和中指3个指头。

  虽落下残疾,张秀花却不顾父母心疼,悄悄学习各种技能,在家里能够洗衣、做饭、插秧、割草,又学会了骑自行车去上学,用缝纫机做衣服。上世纪70年代末,镇上兴起一股编织热,计件收购,家家户户都在钩花。张秀花也想给家里增加收入,所以常坐在母亲身边“偷师”。

  一个人悄悄练习时,张秀花起初拿不稳针,她就在钩针顶端插一块塑料泡沫,夹在右胳膊下,这样,针就稳稳当当了。她再用左手的3根手指绕线,动作越来越熟练。后来,她只用一个小时便能钩出一顶棒针线帽,一天可以赚5块钱。

  2010年5月,张秀花通过了市级钩针编织专项职业技能考核,近年在各级钩针比赛中不断获奖,助残周期间,她还在九亭镇服装展走“猫步”展示自己的作品。

  这几年,她被聘为助残员,经常陪医生为社区病人做康复诊疗,挨家挨户上门走访,协调各方关系,帮助组织残疾人文艺演出活动。大家都说,张秀花为了大伙的事四处奔走,又把自己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真是不简单。

  通讯员 贾佳 本报记者 孙云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
   第A06版:焦点
   第A07版:综合新闻
   第A08版:科教卫新闻
   第A09版:民生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法治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财经新闻
   第A18版:财经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艺术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文娱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阳光天地
   第B01版:长三角
   第B02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B03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B04版:专版/幸福之门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旅游·城市
   第B10版:旅游城市/精华路线
   第B11版:旅游城市/诗意居住
   第B12版:旅游城市/域外风情
   第B13版:上海闲话
   第B14版:读者俱乐部
   第B15版:读者俱乐部
   第B16版:读者俱乐部
   第B17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8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9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0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1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2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3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4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5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6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7版:广告
   第B28版:广告
   第C01版:新尚
   第C02版:艺术上海2012特刊
   第C03版:艺术上海2012特刊
   第C04版:艺术上海2012特刊
   第C05版:艺术上海2012特刊
   第C06版:艺术上海2012特刊
   第C07版:艺术上海2012特刊
   第C08版:艺术上海2012特刊
伦敦冲金牌 更为展风采
双手仅三指 钩花频获奖 助残走四方 秀花惹人夸
残健融合其乐融融
“阳光爱巢”为智障者送暖意
上海市残疾人系列读书活动启动
闸北区残工委确定今年21件实事
新民晚报阳光天地A24双手仅三指 钩花频获奖
助残走四方 秀花惹人夸
2012-05-08 2 2012年05月0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