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是指发生了粥样硬化的动脉内有狭窄或是斑块,其破裂处会发生血小板的聚集形成血栓,进而造成了血管的“交通阻塞”,甚至完全将血管堵死,血管逐步失去韧性,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梗死的一种心脏病。主要分为:心肌梗死、隐性心脏病、心绞痛、猝死、缺血性心肌病(心率失常、心力衰竭)五类。
“冠心病”康复误区在哪里?
1.对早期症状不重视:冠心病大多是在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肥胖症等常见病的基础上而产生的。很多患者对早期症状不重视,而当发现自己形成血栓引起血管堵塞的时候,疾病已发展到中晚期,这就会大大增加康复的难度,容易导致突然病重死亡。
2.康复方法误区:目前针对冠心病的康复治疗主要采取冠脉内支架植入术(装支架、搭桥)及传统药物治疗(抑制剂、降血脂类药、抗氧化剂等)手段来暂时控制病情,由于这些治疗手段没有彻底解决冠心病治病根源问题,会容易出现血管再度堵塞的风险,同时还会产生并发症,是治标不治本。
冠心病为何久治不愈?
众所周知,冠心病产生的主要因素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而医学界近年来在对人体细胞研究后证实:动脉粥样硬化就是心脑血管器官组织纤维化,即动脉纤维增生性病变、导致血管壁增厚(产生斑块)、僵硬而失去弹性和管腔变小,血液流通不畅,从而引发心肌梗塞,心肌梗死和心绞痛等冠心病症状,也称之为缺血性心脏病。
因此心脑血管器官组织纤维化是导致冠心病的病理过程和重要致病根源,而目前针对冠心病采取的治疗手段大多没有针对心脑血管纤维化病理过程进行治疗,大量数据显示:90%以上的治疗,因陷入这些困境而无奈被迫中断治疗。
抗纤维化与冠心病康复!
医学界专家在结合了冠心病发病机理以及中、西医各种手段之后研究证实:通过“抗心脑血管器官组织纤维化”调节人体免疫——改变免疫微环境、抑制血管新生、激活人体NK细胞(自身杀伤细胞)来激活人体自身的“DC细胞活化因子”,从而促进抑纤维化细胞因子Th1的数量和活性,抑制促纤维化细胞因子Th2的分泌,使两种因子达到平衡,心脑血管就不会出现纤维化,可快速达到溶解血管内的血栓,对血液进行净化和疏通。然后对于血管的纤维增生(斑块)进行溶解与修复,恢复血管韧性。
因“抗心脑血管纤维化”康复方法具有无副作用、降低冠脉内支架植入术与传统药物治疗的副作用、不易复发等特点而得到逐步认可和采用。为冠心病康复增加了新的科学途径!
以上内容出自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器官纤维化基础及中医药防治》(ISBN978-7-117-09337-8/R9338)一书。
温馨提示:为了让广大读者了解冠心病发病机制及“抗心脑血管纤维化康复方法”健康知识,6月3日(周日)上午:8:00一10:00,由世界卫生组织(WHO)——上海健康教育所抗纤维化健康教育基地举办、上海化为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协办的“冠心病康复报告会”,会后安排专家答疑解惑(请携带前期检测报告)。因场地有限,请预约后参加!
咨询电话:021-53511220
53511221(双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