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晕倒在桌前
农村普遍实行以“大包干”为主要形式的多种责任制以后,全省粮食产量是逐年上升了,绝大部分农民吃饭不成问题。一些地方在社员过去家庭副业的基础上,农村中也出现了零星的农民办企业、农民经商、农产品初加工等经济活动,但这无论是在广度还是深度上都很不够呀。农民光吃饱肚子,但手里缺钱,还不能算富裕;农村,特别是陕南和陕北,经济基础还很薄弱。下一步该怎么办呢?需要进一步放宽政策,深化改革,改变传统的农业结构和经营模式,搞活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经济,任务还很艰巨,道路还很漫长……
马文瑞想着,到了夜深人静,就感到心脏跳动的时快时慢,胸也更加发闷。他知道是心律不齐的老毛病又犯了。他知道这不能声张,更不能住院,觉得一旦住进去,也许就出不来了……
第二天,照例是主持省委常委会。马文瑞在省委常委扩大会议上讲:
“农村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块如果上不去,本世纪末‘翻两番’的经济奋斗目标就很难实现。”他说着,显出异常焦急的样子。“同志们呀,咱们陕西发展经济的方针,一手抓农业,一手抓工业。农业方面既抓粮食生产,又抓工业生产;工业方面既抓县办工业,又抓乡镇企业,更要把军工民品生产搞上去。发展农村经济必须坚持在不放松粮食生产的前提下,发展多种经营。在调整了农业内部结构以后,有必要把农村经济改革再深化一步,再向更广泛的方面推进一步……”
马文瑞抱病主持会议,正讲着话,就晕倒在桌前。人们急忙叫来救护车,把他送到了医院。结果,正如他所担心的,这一住进去,就被宣布为重感冒引发心脏病,必须立即住院治疗!马文瑞躺在病床上打着点滴,心急如焚。窗户外面已是滴水成冰,可他却急得头上直冒冷汗。眼看全国要开农村经济工作会议,他和其他同志商定正要利用这个机会,进京争取项目。农村多种经营要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必须上一批项目。于是病房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变成了省委第一书记的办公室,电话不断、人来人往……研究室主任何金铭刚走,农研室主任刘云岳又来了,他兴冲冲领了任务刚走,矮胖精神的副省长白纪年领着农委主任又来了……高干病房的住院部主任和护士长阻拦不住,省医院院长亲自出面干预也是毫无办法。最后,只好答应马书记的请求,改成了“家庭病房”,每日他除了正常上班之外,在八号院自己的办公室设一张病房,观察病情、打点滴,做到了工作、治病两不误。
到了年底,全国农村经济工作会议以后,陕西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使社员家庭副业迅速发展,种植业从单一的粮食生产向多样性的商品生产发展;养殖业向更多品种方面发展;农副产品的初加工业也蓬勃兴起。这时却出现了买难卖难的问题,这是事先很难预料的新挑战。生产的农副产品卖不了,就会给农民造成损失,这不等于是雪上加霜嘛!马文瑞得知这一情况,急得寝食难安。他深深体会到了在商品生产的情况下指导经济工作,我们的干部还得学习很多东西。冒着严寒他又下去调研,他在陕北发现红枣不滞销,原因是农民自发地搞起了长途贩运,枣子价钱不低,而且货畅其流。这对他启发很大。农民参与流通是个好办法,可这在过去叫“投机倒把”呀,是犯法的事情。看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永无止境的。
马文瑞回到西安,立即提出“放宽政策,鼓励更多的农民参与流通活动”。农研室主任刘云岳这一回可是大显身手。他和省委政策研究室主任何金铭一道密切配合,联合行动,动用手下的精兵强将,攻克一个个政策瓶颈,真正成为马文瑞和省委推动农村改革与发展的得力的左臂右膀。他们在秘书长牟龄生的直接指挥下,随着马书记三下陕南,五上陕北,就像当年的西北红军同白军作战,成了攻打“土围子”的高手。省委、省政府当即决定关于农副产品的派购品种逐步减少,紧俏商品的派购也不采取全额收购,给生产者留有一定的产品处理权,允许农民对农副产品的长途贩运等一系列政策出台,初步解决了农村商品流通不畅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