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功会能不能开?
今年6月是仓库连续60年安全无事故的纪念日,有人建议开个总结庆功会。庆功会能不能开?仓库党委“一班人”的声音一致:“不能。安全工作无终点,每天都是新起点。”
多年来,这个仓库历届党委班子始终坚持居安思危,教育部队保持清醒头脑不松懈。
去年10月,仓库担负上海解放62年来首次大规模拆卸销毁报废炮弹任务。这些炮弹有380多吨,大都是上世纪70年代以前生产的民兵弹药,品种杂、批次多,而且全部是单一保险,危险系数高,仓库也是第一次执行这样的任务。为了确保绝对安全,仓库党委负责人带着机关同志预想了10多种销毁方案和9种意外情况处置办法,组织相关人员反复培训演练,并将保护墙加高1米、加厚0.5米。销毁整整持续20天,平均每天拆弹近万枚。
仓库主任朱坚说:“仓库坚持严格落实每月一堂法纪课、进行一次社情通报、开展一次讨论辨析,强化官兵安全意识。”
受表扬该不该喜?
2007年10月一个晚上,一名赌徒为躲避公安抓捕,翻越三分库铁栏杆进入生活区,哨兵仅用3分钟就将其制服,受到上级表扬。
受表扬该不该高兴?第二天,仓库召集所有分库主官勘察现场,围绕“赌徒为何能进营区”查漏补缺。
“‘人盯犬防’和‘三铁一器’的传统模式已难以适应新形势挑战,必须借助科技手段提高防范效能。”事后,仓库党委借鉴地方科技优势,先后投入500余万元,建成了集周界报警、红外监控、云台视频监控等8大功能为一体的全方位、全天候、全时制远程监控系统,有效提高了发现隐患苗头的能力。
前些年,仓库收发物资全靠人点手搬、车推肩扛,对此,仓库开展信息化改造,建成仓库物流管理系统、自动识别系统等,使物资收发能力由每日580吨提升到1100吨。
本报记者 江跃中 通讯员 丁绍学 郭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