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段恼人的视频,前一阵子在网上传得热闹:高铁上一个外国人,在众目睽睽之下,公然辱骂邻座女乘客;更莫名其妙的,是旁边的乘警,非但不加制止,反倒用油滑的口吻,调侃受害同胞,劝她息事宁人,不加追究:人家可是艺术家啊(直到雇他的北京某乐团事后发布声明,那人的俄罗斯大提琴手身份才算确认)……
旅华外国人肆无忌惮地欺侮中国人,貌似偶然而不必大惊小怪——恃强凌弱撒泼耍赖,无论哪里都可能发生;只要“有法可依,违法必究”,波折再大也没什么了不起的。不过,这一桩和其他几起近期曝光的洋流氓丑闻,还是难免引人推想:半殖民地时代虽已完结,“华人与狗……”之类恶念,于多年来被视为“外宾”的某些洋人头脑中,是否仍在作怪;个别“温文有礼”的外国绅士,怎么到了中国,就会另换嘴脸,眼中再无公德和法律。
其实,洋人如今玩的“变脸术”,并非一朝一夕新学来的把戏,实为悠久遗产的继承。按照老牌“中国通”费正清在《美国与中国》里的说法,这所谓“传统”其来有自——
“比方说在政治方面,我们按照我们自己的革命传统,自觉地反对殖民主义,怀疑欧洲人施展阴谋,总觉得我们在早期避免从事帝国政治甚至强权政治这一点上比他们纯洁些。但与此同时,由于我们要求最惠国待遇,我们毫不犹豫地享受了治外法权带来的一切半殖民地成果。在日常生活上,甚至最不受人重视的美国公民——事业失败后逃债的人,为求资助家庭而出国谋生以取得汇款的人,无票偷乘船只的人,以及冒险家——当他们在上海登岸之后,就摇身一变,被当作上等人看待。他们像中国绅士一样,被认为是高出于群众之上,是不受当地警察欺压的。普通美国人刚坐人力车时,觉得被一个当马的人拉着,有点不好意思,但很快就接受了他的优越地位,认为东方生活和有廉价劳动力在身边伺候是很愉快的。甚至平等思想很深的传教士,也不得不迁就中国等级社会的现实情况。”
费正清所分析的,是旧中国的典型形象。“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洋大人”的后代运气不好,“红头阿三”甚嚣尘上的“冒险家乐园”,已同今日中国不再有缘;来到中国虽然难免有所失落,但说不好也会暗自庆幸:中国“等级”似乎依然,权贵和富人地位似乎仍优越,难免“高出于群众之上”——谁能保证不会“入乡随俗”?一本取名《关系》的畅销书,能在旅华外商中间洛阳纸贵,无疑是一个有效的旁证。
据说,不法外国人在中国日子要不好过了。以前不曾明令整治,未必是表明过去很少同类案例。只不过以往遇到洋人装神弄鬼,大家多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马虎对付过去作罢。眼下清理“洋垃圾”的号召,声浪此起彼伏,其中喊得最响的,是一位国家电视台的英文主持人。他在微博上承认,邀请的节目“嘉宾”,其中的“洋混混”也不止一两位。只是观众说不清楚,他能不能也算作是“无辜”的上当者。
今天,在自由平等民主的国度,信息交流通畅无碍,社会管理公开透明,区分什么本国公民还是外国来客,仿佛并无必要。真正懂得“入乡问俗”的洋人,自然也不会把他们的老话儿抛在脑后:“人在罗马,举手投足,要随罗马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