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6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和文化部同时在北京召开“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和“全国故事片创作会议”。会议期间,周总理约请夏衍等文化部、电影局领导和电影界人士30多人,到自己家中用餐。开饭之前,总理郑重地对大家说:“现在我们的电影院里都挂着苏联的22大明星,我国建国已经12年了,应该有我们自己的明星嘛!”7月1日,周总理邀请与会代表畅游香山,再次郑重提起有关评选一事。
1962年初,文化部发布文件通告:上影厂的赵丹、白杨、张瑞芳、上官云珠、孙道临、秦怡、王丹凤,北影厂的谢添、崔嵬、陈强、张平、于蓝、于洋、谢芳、祝希娟,长影厂的李亚林、张圆、庞学勤、金迪,八一厂的田华、王心刚、王晓棠等22人,被定名为“新中国优秀电影演员”,俗称“22大明星”。“22大明星”的组成,主要着眼于在新中国影坛上作出了突出贡献的老、中、青演员,一些新秀因在观众中影响巨大,也被破格列入其中,如谢芳、金迪、祝希娟等人。不过,这次评选受当时“左倾”思潮影响,也留下了许多遗憾,如长影厂演员浦克,由于早年曾在日本统治时期的“满映”供职,未能入选。
如今,“22大明星”中,去世的有11人:赵丹、白杨、张瑞芳、上官云珠、孙道临、谢添、崔嵬、陈强、张平、李亚林、张圆。其余11位,除祝希娟常年在美国,王丹凤定居香港以外,都在大陆地区生活。 扬子晚报(管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