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3:评论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07月02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高空群架,也是一堂公民教育课
魏英杰
  魏英杰

  参加完高考的小许与家人外出旅游,由昆明返沈阳途中,因不满前排女士调整座位,她踢了一脚座位。前排女士被激怒,转身给了她一巴掌。小许家人冲上去围攻该女士,在万米高空上演了一场全武行。飞机经停武汉时,5名女子受到治安处罚,并被取消乘机资格。

  这本该是一趟快乐归程,结果却因打群架蒙上阴影。在飞机上,乘客必须遵守相关规定,否则任何疏忽或轻举妄动都可能影响航班安全。这一点本无须强调。但从现场情形看来,不仅小许不懂得基本做人道理,连带她的家人以及前排女士也都没有具备应有的公共意识。

  不论前排乘客对错,碰到类似情形,小许应该请空服人员出面解决。遭掌掴后,她的家人更应保持克制。要明白在飞机上打群架,不光是缺乏社会公德的做法,更是一种违法行为。令人惊愕,在机组人员报警、众人纷纷劝阻下,几次都没有办法把这帮人拉开。究竟有多大仇恨,让这些人集体丧失了理智?小许也许马上就要进入大学,可家人长辈这样的做法,又是怎样的一种“言传身教”?如此行为不仅羞辱了自己,也让人们为她们感到羞愧。

  即便这是个别现象,其背后折射的社会心态也颇具共性。此前,国内发生过若干起航空维权事件,其中既有乘客不愿下飞机,也有乘客不愿登机,更有情绪过激乘客冲上机场跑道拦飞机。如果说乘客维权多数因飞机延误、机场处置不当,这种裹挟公共安全的维权行为,却与许多人藐视社会公德、缺乏法治意识有关。在一些人看来,既然航空公司有问题在先,自己理所当然不必遵守法规约定。不得不说,这种思维模式主导着许多人的生活逻辑。

  这当然是一种错误的生活逻辑,也是非常有害的行为方式。就像排队一样,不能因为看到有人插队,自己就心安理得地不排队,否则大家都必须为此付出更高成本。如果大多数人坚持排队,个别插队的人难免就会感到羞愧并有所改正。这样的话,排队的公共规则最终就能够有效建立起来。经济学上有“劣币驱逐良币”之说,但在实际生活中,“良币”何尝不也在驱逐“劣币”。否则,所谓“人心向善”、“正面效应”岂不都成了一句空话。

  一个规则意识缺乏的社会,人人都是受害者。改变这个社会,则要从个人做起。政府机构违法也好,他人违法也罢,这都不是自己可以不遵守法规的理由。正如在这起纠纷中,前排女士打了小许一巴掌,即便小许家人不群起而攻之,她也该受到应有谴责与惩罚。但当小许家人“奋起反击”,她们却也成了规则破坏者,同样要接受法律处罚。因为每个人都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而不会有人来帮你“埋单”。

  对小许来讲,这起事件对她的教训,或许比她在旅行中所获更多。如果她能静下心思考,这就是很好的一堂公民教育课。

  (相关报道见A13·中国新闻)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评论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目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法治新闻
   第A09版:民生新闻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专版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波兰乌克兰欧锦赛
   第A18版:波兰乌克兰欧锦赛
   第A19版:波兰乌克兰欧锦赛
   第A20版:波兰乌克兰欧锦赛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康健园/养生
   第B03版:康健园/保健
   第B04版:康健园/康复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高空群架,也是一堂公民教育课
好歌随缘
传承海派文化需要沪语走入校园
媒体视点
错版毕业证
“甄嬛体”演讲因何受欢迎?
警惕互联网上的爱心营销
新民晚报评论A03高空群架,也是一堂公民教育课 2012-07-02 2 2012年07月02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