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某无证开设私人诊所。一天上午,一位从江苏来沪打工的孕妇徐某请求她帮助接生。因孕妇超期妊娠,经静脉滴注催产素,孕妇于当天下午产下一男婴,男婴没有啼哭。郭某马上给予婴儿人工呼吸,但没有奏效。后来产妇产后出血,当天晚上送到医院急诊。医院诊断失误,没有查到出血点。最终产妇因出血不止,引发多器官功能衰弱,于次日凌晨死亡。
一审法院认定郭某非法行医致人死亡,判处其有期徒刑10年。
二审法院审查后发现,现场证人和郭某均称婴儿娩出母体后始终没有啼哭,是死婴。但是司法鉴定是活产儿,其依据是对死婴作肺浮扬试验呈阳性。显然,鉴定人员不知道男婴娩出母体后不啼哭,郭某对他作了人工呼吸,婴儿肺中的空气是郭某吹入的,不是婴儿自主呼吸所吸入的。该鉴定结果显然不符合事实,二审法院没有采信。最终,二审法院因不能认定郭某非法行医致人死亡而改判。
【专家点评】
在刑事审判中,法官正确适用证据规则,对于完善刑事证据规则的制度设计、促进刑事证据规则的规范执行等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和学术价值。尤其刑事诉讼法第二次修改后,对刑事证据规则方面所作的最新规定深入探讨,有助于对刑事证据规则最新内容的理解和适用。
比如关于“完善我国证人出庭作证规则”方面,详细探讨了证人强制作证、拒绝作证、证人保护、出庭补偿等有关内容,全面反映了刑事诉讼法关于证人出庭作证的最新规定。《刑事证据规则研究》在研究方法上,注重比较研究方法和实证研究方法的运用,在借鉴域外先进经验的同时深入考察我国刑事审判实践,运用大量统计数据及鲜活案例进行分析论证,可信度较高,说服力较强。
——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 柯葛壮
【相关链接】
《刑事证据规则研究》一书,以刑事诉讼的“取证—采证—查证—认证”过程为线索,全面阐释了举证责任规则、证人出庭规则、传闻证据规则、最佳证据规则、意见证据规则、关联性规则、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交叉询问规则、法院调查核实证据规则、推定规则、补强证据规则、证明标准规则等十二项刑事证据规则。
(本报记者 宋宁华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