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1:心理周刊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08月08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软上瘾
罗西
  ◎ 罗西

  一木工很吃力地在锯木头,旧的没锯完,新的又送来,源源不断,越堆越多,他则沉浸于忙碌中,夜以继日……工友提醒他:“你的锯子钝了,磨利再锯吧!”他头也不抬地说:“哪有时间磨锯子?”好心人仍不死心,问:“那你何时磨锯子呢?”他仍然埋头说:“等我锯完所有木头再说吧。”

  这也是一种“强迫行为”,貌似很正面,沉溺于或者习惯于心理“舒适区”,甚至产生自我麻痹感。 所谓“舒适”,不一定是舒适,只是习惯、适应,哪怕习惯的是忙碌或者疼痛。

  “舒适区”(Comfort zone)指的是一个人所表现的心理状态和习惯性的行为模式,人会在这种状态或模式中感到“舒适”,又称为心理舒适区。在这个区域里,或觉得舒服、放松、稳定,或能够掌控而有安全感。一旦走出这个区域,就会感到别扭、不舒服,或不自在。习惯了右手刷牙的人,让他用左手刷牙,就会有心理抗拒。

  19世纪末美国康奈尔大学科学家做过的一个“温水煮青蛙实验”。科学家将青蛙投入已经煮沸的开水中时,青蛙因受不了突如其来的高温刺激立即奋力从开水中跳出来得以成功逃生。当科研人员把青蛙先放入装着冷水的容器中,然后再加热,结果就不一样了。青蛙反倒因为开始时水温的舒适而在水中悠然自得。当青蛙发现无法忍受高温时,已经心有余而力不足了,不知不觉被煮死在热水中。 

  “突破舒适区”,主动寻求改变,谋求发展,是强者、革新者的一个显著素质。所谓“适者生存”,是说要适应“变化”,还要善于“应变”;被动适应者,结果是死亡,《娱乐至死》作者波兹曼也说:“毁掉我们的,不是我们所憎恨的东西,而恰恰是我们所热爱的东西。”

  与之相关的“心理软上瘾”,美国心理学家提出的一个新名词,指那些强迫性的习惯、行为或反复性的习惯、行为或反复性的情绪,是不同于物质上瘾的沉迷,如习惯性拖延、频繁查看邮件和登录微博等。表面上看似乎暂时获得了满足或减轻了压力,实际上却被榨取了更多的精力、财力或者其他。

  “好事”或者“不坏的事情”,如果被上瘾式复制,就渐渐凸显其消极的一面。我们大多数人在大多数时候都蜷缩于舒适区,很安全,很“懒”,但呆久了人就会陷入“软上瘾”状态;要想绽放更丰富绚烂的生命之花,必须跳出“舒适区”,来到“拉伸区”,也就是最佳成长区。直面问题,承担风险,敢于行动,甚至冒险。每次拉伸一点点,然后逐渐增加,适度刺激,适度紧张,生命自然就会耀目。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迎战“海葵”特别报道
   第A05版:迎战“海葵”特别报道
   第A06版:迎战“海葵”特别报道
   第A07版:迎战“海葵”特别报道
   第A08版:评论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综合新闻
   第A11版:特别报道
   第A12版:科教卫新闻
   第A13版:社会新闻
   第A14版:法治新闻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早间点击
   第A17版:奥运特刊
   第A18版:伦敦眼
   第A19版:伦敦眼
   第A20版:伦敦眼
   第A21版:伦敦眼
   第A22版:奥|运|特|刊
   第A23版:奥|运|特|刊
   第A24版:奥运特刊
   第A25版:上海市第一届市民运动会
   第A26版:广告
   第A27版:文娱新闻
   第A28版:文娱新闻
   第A29版:财经新闻
   第A30版:财经新闻
   第A31版:国际新闻
   第A32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心理周刊
   第B02版:心理/实验
   第B03版:心理/情感
   第B04版:上海闲话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汽车周刊
   第B10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1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2版:汽车/汽车资讯
   第B13版:汽车/我爱我车
   第B14版:地产专题
   第B15版:地产专题
   第B16版:职场方圆
   第B17版:教育周刊
   第B18版:教育周刊/每周聚焦
   第B19版:人物专题
   第B20版:升学指导
   第B21版:教育周刊/升学指导
   第B22版:教育周刊/早教沙龙
   第B23版:人才/招生留学
   第B24版:人才
惊悚片陪伴孩子过暑假 你怕不怕
软上瘾
新民晚报心理周刊B01软上瘾 2012-08-08 2 2012年08月08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