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杨路-凯旋北路
清晨6时,记者首先赶到曹杨路-凯旋北路,这是上海市排水管理处梳理出的易积水路段。以往每到台风季节,大雨倾盆,地势较低的凯旋北路就成为一条“小河”。记者在现场看到,由于有关部门防御措施做得到位,此次凯旋北路并没有出现大面积积水。
共和新路-广中路
共和新路广中路也是易积水点。交警已到位指挥交通,并穿上了黑色高帮套鞋。为应对“海葵”,闸北区共和新路街道配备了18名应急队员在一线指挥抢险。
乌鲁木齐北路-南京西路
位于市中心的乌鲁木齐北路南京西路,被列为中心城区易积水点之一,此次“海葵”来袭,道路两侧的排水口已清理干净。不少商户早早做好了准备,防汛沙袋放置在门口备用。
中环路吴中路地道
中环路吴中路地道是下立交路段,容易积水。吴中路地道本身地势就低,周边管网的排水能力不够强,但有关部门做足预案,避免了大面积积水。在部分地势较低洼的隧道口,市政部门堆放大量沙袋用于防汛。
本报记者 屠仕超 王勤俭 见习记者 陆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