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5: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08月22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感慨,或一种致歉
武歆
  武歆

  这是我们内蒙古边防走访中接触的第一个边防派出所——远远望去,边防派出所的小院,就仿佛大海中的一个孤岛。应该承认,我从来没有听说过“额仁淖尔”这个地方,尽管这个名字在蒙族语中代表着“彩色的湖”,但是那寂静、短促、苍茫的小院子,还有略显荒凉的周边环境,似乎无法与她那浪漫的名字相连。

  在边防派出所的门口,十二个面庞黧黑、身体精壮的战士排成一队,欢迎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采访者。我们穿着没有胸章的迷彩服,依次和这些真正的军人握手,在握手前,战士们向我们敬礼。那一刻,我有些紧张。我第一次接受战士的敬礼。

  走进院子里,一位同行的女军人作家悄声问我,你为什么没给战士回礼?我一时愕然。她继续说,我注意观察了,虽然我们大家都穿着军装,可是真正的军人都还礼了,不是军人的,都忘记还礼了。

  我为什么遗忘还礼呢?注重细节的我,忐忑不安,我认为这是个问题!

  因为要在天黑前赶到二连浩特,所以我们在额仁淖尔停留时间不长,很快便乘车出发了。我想找机会给战士们还礼,可是没有机会了,望着车窗外站成一列、庄重敬礼的战士们,我只是向他们挥手告别——狭窄的车厢里,无法完成庄重的军礼。

  遗憾,就这样一上来发生,就这样留在额仁淖尔。

  转过天来,我们开始在二连浩特采访。但是我在心中一直惦记着军礼的事,总想找机会还边防军人一个敬礼,以此了却我内心的不安。

  无论是公路口岸执行安检的战士,还是出入境大厅认真工作的安检人员,他们那种执著的工作态度,都足以让我给他们敬上无数次军礼,但是依旧没有合适的机会。

  很快,一位军人的出现,让我看到了还礼的机会。他是二连浩特边防检查站的站长,名叫吴喜庆。这是一位身体结实粗壮,脸膛黧黑的中年人。这样的肤色,几乎就是内蒙古边防军人的标记。紫外线强烈的草原阳光,能够将这些常年在户外工作的军人的皮肤变成统一的颜色——就像他们的军装。

  吴站长将要带领我们到蒙古国的边境城市扎门乌德走一走,将要通过著名的“815界碑”,也就是“二广公路”(二连浩特到广州)的零起点。

  我悄然发现,吴站长在过边境线之前,突然戴上了一个墨镜。这是史泰龙经常在银幕上戴的墨镜,如今戴在中国军人的脸上,显得更加威武,而且有种特别的“中国酷”。

  由于中蒙边检站之间已经达成友好协助条约,所以我们乘坐的汽车,能够直接开进蒙古国的边境城市扎门乌德。我们的汽车顺利开出边境,蒙古国的边防检查站站长,已经在界碑前等候。我在车里看见,吴站长在与蒙古国边检站站长接洽时,腰板挺得很直,脸上始终带着恰到好处的笑容。中蒙边界军人之间非常和谐,也非常友好。看得出来,他们之间经常友好往来。

  在蒙古国扎门乌德市的短暂走访中,以及和蒙古国军人的接触中,我始终观察着吴站长。他不卑不亢,但又很有礼节,并且带有一种大国军人的风范——他是一个很好诠释中国外交战略的边防军人。

  回国时,我们在蒙方界碑前,与蒙古国的边防军人告别。重新回到自己的国土,看得出来,大家都有一种舒心的心境。

  我在中国方面的界碑前,与吴站长告别,并且与他热烈拥抱,我说走在中国军人身后,感到那样踏实——我向吴站长表达了对他的敬仰。

  吴站长忽然严肃地说,兄弟,当你穿上军装,站在界碑前那一刻,你也会那样做,可能比我做得更好。

  在中蒙边界的界碑前,我自然地举起右手,五指并拢,行了一个军礼,与吴站长和守卫界碑的战士告别。

  这时,我忽然明白了一个道理,手听从心的召唤。当你的心与战士交融在一起,有了感动和理解,敬礼、还礼就会成为一种自然。最初我忘记还礼,那不是简单的遗忘,而是没有深入到边防军人的内心。

  当我们的汽车远离二连浩特边检站后,我在心里再次举起右手,再次行了一个军礼。我想,这第二次军礼,应该算作致歉的军礼吧。

  这时,同行的女军人作家悄声告诉我,刚才在界碑前,你的军礼很规范。

  我的心踏实了。那一刻,我内心无比的感慨。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
   第A06版:目击
   第A07版:综合新闻
   第A08版:焦点
   第A09版:民生新闻
   第A10版:科教卫新闻
   第A11版:法治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早间点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财经新闻
   第A18版:财经新闻
   第A19版:广告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2012上海书展特别报道
   第A22版:2012上海书展特别报道
   第A23版:读者之声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心理周刊
   第B02版:心理/人际
   第B03版:心理/情感
   第B04版:上海闲话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汽车周刊
   第B10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1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2版:汽车/汽车资讯
   第B13版:汽车/我爱我车
   第B14版:广告
   第B15版:广告
   第B16版:广告
   第B17版:教育周刊
   第B18版:教育周刊/每周聚焦
   第B19版:教育周刊/暑假生活
   第B20版:教育周刊/人物专题
   第B21版:教育周刊/升学指导
   第B22版:教育周刊/早教沙龙
   第B23版:人才/留学移民
   第B24版:人才
淡泊处世的贺宜
感慨,或一种致歉
伦敦碗及红樱桃杂拌
红叶白孔雀
浅灰色
凝重端庄妙趣生
“妇人的肖邦”
新民晚报夜光杯B05感慨,或一种致歉 2012-08-22 2 2012年08月22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