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理惠(华师大二附中高三)
通识教育在美国高校非常普遍,新生入校几乎都要接受一年不分专业的通识教育。耶鲁大学每学期伊始有为期两周的“选课时间”(Shopping Period)。学生们可以随意试听上百门课程,然后决定自己的课表。而且,美国的高校给予学生专业选择的自由度非常大,允许并鼓励学生转换自己更加感兴趣的专业。在美国高校,主修两个专业、甚至是两个风马牛不相及专业的情况也屡见不鲜。比如,就有学生同时主修了生物和建筑,因为他的理想是通过改进建筑机构,优化治疗流程。
蔡云轩(七宝中学高三)
石嘉禾(格致中学高二)
羡慕很多名校的小班化教育,斯坦福、麻省理工的师生比甚至低至1:7,耶鲁的本科阶段,大课比例不超过3%。小班化的教育让师生有了深入沟通的可能,而且逼着学生不能在课堂上偷懒。
国外的高校还非常重视校友资源。在斯坦福大学有条长廊,铺着一排刻着年份的地砖。每块地砖下是一个“时间锦囊”,藏着相应年份毕业生留给母校的纪念。在很多高校,事业有成的校友们都会主动将公司的招聘和实习信息发布在校园网上,给师弟师妹们进入社会创造条件。沃顿商学院每年都会在全美各地举行年轻MBA毕业生和成功校友见面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