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诗亮正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知名的沃顿商学院攻读经济学博士,而高中毕业时,他手中那张一所全美排名30名左右的文理学院Offer,并不起眼(在美国,除了综合性大学以外,另有一类以本科教育为主的文理学院liberal arts college,以小规模和高质量著称——编者注)。
“不要将目光盯着一张名校文凭,要想清楚,自己究竟想做什么,今后适合走什么路。”崔诗亮说,入学之初,他就给自己定了初步的规划——本科前两年拿到专业所需学分,后两年多从事一些课题研究。四年后,他做到了。更重要的是,在做课题的过程中,他逐步发现,相比“为公司打工”,自己对科研的兴趣更加浓厚。带着全校第一名的成绩、三个本科学位和教授的推荐信,他获得了沃顿商学院硕博连读机会。
复旦附中高三学生倪彦诚对崔诗亮的一句话记忆深刻——“在选择专业时,问问自己是真正的喜欢,还是仅仅享受拿第一名的感觉。只有真正有兴趣,课业压力才不会成为负担。” 本报记者 陆梓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