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2:教育周刊/早教沙龙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08月22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观察
不是走马观花 要有的放矢
谢洪伟
  对于孩子来说,是他们认识世界的窗户,是思维的触角。孩子具备良好的观察能力,就能获得更多的知识和经验,同时对于开发智力也非常重要。 

  孩子本来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家长应很好地利用孩子这一天性,经常带领孩子到大自然中去,让孩子在尽情的玩耍之中,观察万物的悄然变化。去看春天的绿芽,夏日的鲜花,秋季的果实,寒冬的落叶,去听蝉鸣鸟唱,这些都会引起孩子的兴趣和思考。 

  同时,家长在平时要指导孩子观察,开阔孩子的眼界,充实孩子的知识。比如,让孩子观察家里养的花草、小鱼,晚上带孩子观察星空,讲讲简单的星系。白天观云,看到云的流动,讲一讲“云往东,一场空,云往西,披蓑衣”等谚语的简单道理,这样做不仅使孩子从中学到知识,体验观察的乐趣,又能促使孩子多思考,从而培养和发展孩子的良好的观察能力。 

  要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家长应做到以下几点: 

  1.观察前,让孩子明确观察目的。 

  孩子在观察中,有无明确的观察目的,得到的观察结果是不相同的。比如,父母带孩子去公园,漫无目的地东张西望,转半天,回到家里,也说不清看到的事物。如果要求孩子去观察公园里的小鸟,那么,孩子一定会仔细地说出小鸟的形状、羽毛的颜色、眼睛的大小、声音的高低等。这样孩子就能有的放矢地去观察,从中获得更多的观察收获。 

  2.观察过程中,培养孩子学会合理的观察顺序。 

  告诉孩子如何看,先看什么,再看什么,指导孩子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进行观察。比如父母带着孩子去动物园看大象时,就可边看边提出一系列问题让孩子回答,如大象的身体大不大?牙长在什么地方?鼻子有什么特点?鼻子是干什么的?等等。只有经过父母有意识的启发,孩子才能学会正确的观察方法。 

  3.教给孩子用多种感觉器官参加观察活动。例如,色彩、形状、声音、气味等,需要让孩子看一看,摸一摸,听一听,闻一闻,有时甚至要尝一尝,只有这样用多种感觉去亲自感受,才能使孩子获得更好的观察效果,留下丰富深刻的印象。 

  4.观察过后,要求孩子口述观察结果。 

  这一要求会大大促进孩子观察的积极性,并使观察过程变得更仔细更认真。 

  谢洪伟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
   第A06版:目击
   第A07版:综合新闻
   第A08版:焦点
   第A09版:民生新闻
   第A10版:科教卫新闻
   第A11版:法治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早间点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财经新闻
   第A18版:财经新闻
   第A19版:广告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2012上海书展特别报道
   第A22版:2012上海书展特别报道
   第A23版:读者之声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心理周刊
   第B02版:心理/人际
   第B03版:心理/情感
   第B04版:上海闲话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汽车周刊
   第B10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1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2版:汽车/汽车资讯
   第B13版:汽车/我爱我车
   第B14版:广告
   第B15版:广告
   第B16版:广告
   第B17版:教育周刊
   第B18版:教育周刊/每周聚焦
   第B19版:教育周刊/暑假生活
   第B20版:教育周刊/人物专题
   第B21版:教育周刊/升学指导
   第B22版:教育周刊/早教沙龙
   第B23版:人才/留学移民
   第B24版:人才
常备急救箱 家长变身“小护士”
不是走马观花 要有的放矢
重返童年和久违的快乐相遇
本市首个“父母大学堂”挂牌
新民晚报教育周刊/早教沙龙B22不是走马观花 要有的放矢 2012-08-22 2 2012年08月22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