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3:阳光天地
     
本版列表新闻
凯旋的上海运动员在伦敦创境外残奥会最好成绩,为此他们付出了许多——~~~
凯旋的上海运动员在伦敦创境外残奥会最好成绩,为此他们付出了许多——~~~
凯旋的上海运动员在伦敦创境外残奥会最好成绩,为此他们付出了许多——~~~
凯旋的上海运动员在伦敦创境外残奥会最好成绩,为此他们付出了许多——~~~
凯旋的上海运动员在伦敦创境外残奥会最好成绩,为此他们付出了许多——~~~
凯旋的上海运动员在伦敦创境外残奥会最好成绩,为此他们付出了许多——~~~
     
2012年09月19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凯旋的上海运动员在伦敦创境外残奥会最好成绩,为此他们付出了许多——
每一枚金牌银牌都来之不易
孙云
■竞速轮椅运动员黄鹏享受亲情
■残奥运动员在机场受到热烈欢迎 本报记者 孙中钦 摄
  在刚结束的伦敦残奥会上,中国队居奖牌榜首位,其中,上海选手表现抢眼,共获12金、8银、4铜,破1项世界纪录和1项残奥会纪录,创上海参加境外残奥会的历史最好成绩。

  9月13日,21名运动员、4名教练和2名领队载誉回沪,副市长姜平代表市委、市政府到机场迎接。在举行欢迎仪式时,几名外籍机械师还上前与运动员合影留念,向他们伸出大拇指。

  仪式结束后,记者采访了两位残疾程度最重的运动员及其教练,听听他们来之不易的金牌故事。

  截瘫剑客两次折桂

  在这支特殊的运动员队伍中,有三人离不开轮椅,40岁的姚芳就是其中之一。上海残疾人体训中心击剑队领队龚寒晓说,姚芳从30岁开始投身体育,当时是击剑队里唯一坐在轮椅上的截瘫选手。与其他人相比,重度残疾的她身体条件没有什么优势,唯一能称得上“优势”的就是年龄比较大,心态比较沉稳冷静。如果不是勤学苦练,奥运金牌对她而言是遥不可及的。

  姚芳的沉稳并非天生,而是来自挫折的磨练。

  1998年,一场车祸夺去姚芳的双腿,高昂的医疗费压得她透不过气来。就在此时,丈夫提出离婚,她没有劳动能力,还要每月为孩子支付抚养费,生活十分艰难。2002年起,她来到体训中心。起初,教练和她都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毕竟,她是唯一的截瘫选手,而且当时上海队乃至国家队的水平都较弱。

  刚进击剑队时,姚芳身体素质很差,经常无法完成训练任务。她利用休息时间,独自加练。2003年,姚芳在全国残运会上一举摘得花剑、重剑两枚金牌,成为全国第一个坐轮椅的双料击剑冠军。

  然而,就在四周都是一片赞美声时,她却遭遇瓶颈:国际上有优秀选手压制,国内有后起之秀赶超,一时间她的状态跌落低谷。2008年北京残奥会上,姚芳只获得两块银牌,萌生退役念头。这时,因为欣赏和敬重她而走到一起的爱人黄晓胜起到很大作用,在他和教练的共同劝说下,姚芳打消念头,重新投入又一个四年的训练中。她花半年时间克服了过去先出身体再出手的弊病,技术得到很大提高。

  赛前,姚芳右臂肌肉严重损伤,理疗、针灸和热敷都治不好,上赛场前,她脖子上还吊着用来固定手臂的绷带。在伦敦残奥会赛场上,姚芳的夺冠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还好,她放胆进攻,每刺出得分的一剑,都会为自己鼓劲,终于克服了一个个困难,如愿获得花剑金牌。后来,她还与队友配合,又获得一枚团体金牌。

  “投掷王”摘金夺银

  21岁的小将王彦章因为脑瘫,双腿无法行走。父母一直希望孩子能像健全人一样生活,所以,让他在普通学校读书,也积极鼓励他参加各种体育活动。13岁时,他被选到市残疾人体训中心参加投掷类项目训练。为方便读书,中心帮他联系,在位于一个院子里的市少体校借读。从那时开始,他就开始了独立生活。

  父母为了给他治病耗尽积蓄,至今仍住在十几平方米的小屋里。王彦章从小就是个特别懂事的孩子,训练十分刻苦。不过,因为他小时候特别瘦弱,队里曾经不太看好他,在当时的主管教练坚持下,才留下来试练。经过三四年的努力,他的成绩渐渐有了起色。

  尽管他的教练称得上是全中心最严格的教练,但他从不在训练课程上讨价还价,也正是因为刻苦努力,他不仅让过去不看好他的人刮目相看,成绩还远远超过残疾程度较轻的其他运动员,成为全中心成绩最好的“投掷王”。

  可惜的是,因为国内分级水平不够,王彦章参加国内比赛时,不得不与残疾程度较轻的选手同场竞技,所以,始终无法在奖牌上有所突破。直到去年残运会举办时,中残联请来国际田径项目医学分级师,这才将王彦章的准确级别确定下来,让他得以参加合适的竞赛项目。于是,在残运会上,他一下子包揽标枪、铁饼、铅球三个投掷类项目的金牌,并获得伦敦残奥会入场券。

  王彦章去伦敦的目标很明确,出发前,他就用中文和英文准备好了夺金后接受采访时要讲的感言。果然,他没让大家失望,在铁饼项目中获得金牌,打破世界纪录,并在标枪项目中获得银牌。

  本报记者  孙云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评论
   第A06版:钓鱼岛岂容“买卖”特别报道
   第A07版:综合新闻
   第A08版:十年之变喜迎党的十八大特别报道
   第A09版:十年之变喜迎党的十八大特别报道
   第A10版:科教卫新闻
   第A11版:目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法治新闻
   第A14版:早间点击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中国新闻
   第A17版:财经新闻
   第A18版:财经新闻
   第A19版:广告
   第A20版:国际新闻
   第A21版:国际新闻
   第A22版:国际新闻
   第A23版:阳光天地
   第A24版:新民楼市
   第A25版:新民楼市
   第A26版:文娱新闻
   第A27版:中华艺术宫·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特别报道
   第A28版:文娱新闻
   第A29版:广告
   第A30版:体育新闻
   第A31版:体育新闻
   第A32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心理周刊
   第B02版:心理/人际
   第B03版:心理/情感
   第B04版:上海闲话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汽车周刊
   第B10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1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2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3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4版:汽车/我爱我车
   第B15版:职场方圆
   第B16版:广告
   第B17版:教育周刊
   第B18版:教育周刊/每周聚焦
   第B19版:教育周刊/专题报道
   第B20版:教育周刊/升学指导
   第B21版:教育周刊/早教沙龙
   第B22版:人才/招生移民
   第B23版:人才/招生留学
   第B24版:人才
每一枚金牌银牌都来之不易
为重度残疾人建托养机构
养护基地赛技能 工疗农疗促康复
市残疾人合唱团下月招考新成员
全国首家“助聋门诊”挂牌
4名大学新生各获万元奖励
新民晚报阳光天地A23每一枚金牌银牌都来之不易 2012-09-19 2 2012年09月19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