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文艺评论专项基金特约刊登
国庆长假结束了,围绕《小崔说立波秀》的议论还刚开始。面对观众的批评,小崔和立波的态度也不一致。崔永元虚心接受,并连续通过微博予以回应:“我们真心接受大家的批评。别小视观众的鉴赏能力,别误导大家的审美倾向,别把可笑当好笑。”相比小崔的“三别”,周立波却觉得节目挺好的。对于崔永元“接受批评”的做法,他认为,这只代表崔永元个人的声音。
审美的新鲜感来自于创新,这样的创新,并不是名人效应的叠加,而是要在固有的一种美学形态中赋予其新的价值,并适应观众变化着的审美心理需求。《小崔说立波秀》的创意来自于崔永元的《实话实说》和《小崔说事》以及周立波的《壹周立波秀》,几个栏目的叠加,想法也直白明了,肯定会有眼球效果,但是,实际效果不如想象中的。正如许多网友们所说,如同“一锅夹生饭”,在这里,小崔失去了机智和幽默,而周立波的清口,由于与小崔的冷幽默抵牾,过于收敛,丢失了娱乐的特色。两种艺术风格的“乱炖”,有一股怪味道。
从中国人最熟悉的两个字“关系”开讲,十期节目谈十大关系,其中包括同学、夫妻、职场、朋友等,由点及面。想法不可谓不好,也符合央视主流媒体的节目定位。脱口秀的魅力就在于脱口而出还有回味,而从这一审美要求来看,《小崔说立波秀》很少有精彩的语言作为节目的丰富内核,闪光点乏善可陈。一个小时的“说关系”,因为少有兴奋点,给人一种昏昏欲睡的感觉。
据介绍,节目还会有后续。此外,这档节目也有可能成为蛇年春晚舞台的候选作品。如果两个合作者在审美的认知上没有达成一个共识,这样的强强联手还应该慎行。仓促出手,只会两败俱伤。吴为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