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文娱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陈燮君画展侧记
~~~——陈燮君画展侧记
~~~——陈燮君画展侧记
~~~——陈燮君画展侧记
~~~——陈燮君画展侧记
~~~——陈燮君画展侧记
~~~——陈燮君画展侧记
     
2012年10月10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如果不画画会憋死的
——陈燮君画展侧记
林明杰
■ 观众欣赏陈燮君油画《飞天》本报记者 胡晓芒 摄
  昨天下午,上海美术馆人山人海,《视觉意象——陈燮君油画展》在那里开幕。国画家杨正新看完画展遇到记者,不禁感叹:“真难以想象,他公务这么忙,还能画出这么多画,而且不少是气势恢宏的大幅油画。他的精力和艺术激情真是非同寻常。”

  争分夺秒创作

  熟悉陈燮君的人都说他工作起来是“拼命三郎”。他既是上海博物馆馆长,又是主政上海市文广局、市文管委等的学者型官员,迄今著述2000万字,每天睡觉仅四五个小时,他怎么还会有时间画画呢?

  原来陈燮君自幼爱画画和音乐。陈逸飞、陈逸鸣兄弟都是他从小的画友。他的人生道路虽没有让这种爱好成为职业,但他对艺术的热爱与日俱增。繁忙公务和写作之余的一切可利用的时间,他都付与丹青了。他车的后备箱里装的是油画架等画材,到哪里,画到哪里。公务出国的时候,天蒙蒙亮,别人还在睡梦中,他就悄然起床,上街写生。记者所见他最忙的时候要数上海世博会筹办期间。城市足迹馆等几个重要场馆归他负责,忙得家也不回,索性住到施工现场。他竟然利用这个时候为世博会创作出了一批巨幅作品。有人说,他如果不画画会憋死的。

  油画竟似浮雕

  他的油画有个特点,就是油彩用得极厚,简直像是浮雕。3年前的画,到现在油彩还没完全干透,用手按去,还有点软。这画近看抽象,笔触如音乐的节奏,令人怦然心动。色彩在笔触或刮刀搅动中产生复杂多变的奇幻效果,如美轮美奂的旋律,令人如痴如醉。远观之,却又风景、人物或静物分明在眼前了。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评价陈燮君的画时表示,绘画者,贵在有“象”,而以意象作为一种方法正是陈燮君油画创作的要点。例如那《荷塘印象》中,有形有质,有声有色,晚风吹来,绿影青萍的无穷变化尽是风雨本色、岁月气象。

  本报记者 林明杰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评论
   第A06版:目击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十年之变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民生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法治新闻
   第A14版:早间点击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财经新闻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国际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专版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文娱新闻
   第A24版:文娱新闻
   第B01版:心理周刊
   第B02版:心理/实验
   第B03版:心理/情感
   第B04版:上海闲话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汽车周刊
   第B10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1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2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3版:汽车/我爱我车
   第B14版:职场方圆
   第B15版:广告
   第B16版:广告
   第B17版:教育周刊
   第B18版:教育周刊/每周聚焦
   第B19版:教育周刊/专题报道
   第B20版:教育周刊/升学指导
   第B21版:教育周刊/早教沙龙
   第B22版:人才/留学招聘
   第B23版:人才/招生留学
   第B24版:人才
小崔接受批评立波何必嘴硬
千年历史的九霄环佩古琴将亮相
严爵:回到最简单
如果不画画会憋死的
《喜剧的忧伤》热度不减
巨型低音芒筒吹出《茉莉花》
广告
新民晚报文娱新闻A24如果不画画会憋死的 2012-10-10 2 2012年10月10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