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的专业不“安分”
“茶马古道”的总经理沈勇良“出生”不错——浙江大学微电子专业,还同时参加了浙大首个创新与创业管理专业。这个第二专业的50名学生,是当年浙大从全校各专业的本科生中精选的。“可能是读了创业管理专业的原因,注定了从这个班出来的学生都不太安分。”他说,大学毕业后去了一家外企负责互联网行业市场,年薪一度高达数十万元,但做了几年就辞职进入创业大军。因为,那几年他经历了淘宝从创立到不可思议的成长速度,以及5年后京东、当当等的蓬勃发展,于是在内心里产生了也想去分一杯羹的冲动。
2010年初,沈勇良与另两个铁哥们开了一家公司,取名“茶马古道”。自己拿出的20万元启动资金,既要作为人力资源成本,还要去租场地、买设备、交供货商预付款。公司的第一个选址地,是他从朋友公司里借来的一间小会议室,环境和条件简直简陋到家了。
独特文化引人才
三个月后,“茶马古道”就扩展到了20多名员工,租下了一间100平方米的大房间。现在,公司已有200多人,入驻国定东路中国创业者实训基地,整整租了一个半楼面共1500平方米的办公场地,居然还满足不了业务拓展的需要。
让沈勇良特别兴奋的,倒不是生意的日渐红火,而是源源不断地有“白骨精”加盟。比如,在公司现有的高层核心管理团队中,有七成是从跨国大公司跳槽来的;中层干部中也有三分之一的人来自外企和其他大电商公司。沈勇良的用人之道就是让每个人都能找到实现自己价值的成就感。“我们有独特的企业文化;我们给非沪籍的大学毕业生免费提供住宿;我们每季度给业绩排名前25%的一线员工加一级工资,连加四次工资的就提干;我们公司内部互相之间一律不以职位相称,而是直呼其名,表明我们都是平等的创业者……”作为总经理,沈勇良竟然没有一张老板桌,而是与所有员工挤在一个大平台上,他说这样能很容易地掌控公司运作的每一个细节,贴近每一位员工。
认准方向不求全
在家居家装类电商中规模越做越大的“茶马古道”公司,这几年相继获得了创业基金会“天使基金”资助,还引来了多家风投公司的助阵。目前公司建立了自己的大数据精准营销体系,并且成熟地掌控了供应链管理,加上独特的大件商品服务团队,在帮助传统家居家装企业无缝对接电子商务的同时,满足了中国消费者对生活品质提升的需求。不过,沈勇良也有固执的一面。他说,创业不能像狗熊掰玉米,哪个大掰哪个,掰一个又丢一个。他认准的只是家居家装这一个领域,而不是贪大求全开“百货店”。本报记者 王蔚
【记者手记】
团队精神是依托
茶马古道是从前我国西南地区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间国际商贸通道。沈勇良说,以“茶马古道”作公司名,就是为了在企业里倡导一种马帮文化。马帮出行是成群结队的,需要很强的团队意识;马帮走的是一条崎岖艰辛的山路,特别需要有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精神。因此,马帮精神昭示的是每一个创业企业所应追寻的价值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