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红水平正在提高
文章写道,从上市公司分配利润的比例来看,2011年上市公司累计派发的现金股利占当年实现净利润接近三成,沪深300指数成份股现金股利占当年实现净利润近三分之一。
从分红公司占比和股利支付率这两个上市公司主观意愿可以决定的指标来看,中国上市公司分红水平的主观意愿正在增强,分红水平也正在提高。
300指数股息率增加
文章称,2001年度以来股息率逐渐增加,由2009年的低于0.5%上升至2011年度超过1.8%。其中,沪深300指数股息率达到2.34%,显著高于整体市场水平,也高于2007年度之前的股息收益率。
中国蓝筹股股息率已经接近成熟市场蓝筹股分红水平。2011年度中国沪深300指数的平均股息率与美国标准普尔500指数成份股(2.12%)、英国富时指数(2.29%)、日本日经指数(2.39%)等境外主要市场股息率水平接近。
连续分红能吸引投资
文章表示,上市公司连续分红而且分红水平良好,会吸引一批偏好股息的投资者并且长期持有,进而进一步引导崇尚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的投资者持有这些股票,有利于公司股价保持合理水平和通过股市进行再融资,最终有利于公司长期发展。
实证结果也表明中国股市中公司的连续高水平分红使投资者的持有期限增长、持股意愿增强,而且分红水平越高该现象越明显。也就是公司连续高水平分红能够吸引长期投资者,从而对上市公司发展具有正面作用。
制度完善引导分红
文章认为,从国际范围来看,配套制度会影响上市公司分红政策的制定和分红水平。例如股利相关的税收制度与上市公司分红水平密切相关,多数国家和地区正在运用与现金分红相关的税收手段,加强分红制度稳定性的激励约束机制建设和市场制衡力量的培育,如对长期投资者和短期投资者采取不同税收制度、对公司逃避分红采取“累积盈余税”制度等。
从我国股市实践来看,为了引导和规范上市公司现金分红,中国证监会从2001年以来至今出台了大量关于上市公司分红的政策法规。在这些政策的推动下,尤其是股权分置以来,我国的上市公司分红比例逐渐增加,也出现了部分连续以高于市场利率分红的上市公司群体。当前监管部门也积极推进相关政策,制定一套符合我国股市实际状况、合理有序的配套制度,以创造良好的环境,促进上市公司的长期稳定分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