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带您从茶与器之间,了解品茶生活的小小细节,让你在家中可以自学成为茶文化达人。
茶器——精美之雅
饮茶离不开陶瓷茶具,茶具是指泡饮茶叶的专用的器具,包括壶、碗、杯、盘、托等,古人讲究饮茶之道的另一个重要表现,是非常注重陶瓷茶具本身的艺术。一套精致的茶具配合色、香、味三绝的名茶,可谓相得益彰。
汝窑:宋代皇家用瓷常用工艺,胎质细腻,以玛瑙入釉,釉色呈天青色。
青花:釉色青白淡雅,釉面明澈洁丽,胎质白腻,色泽温润如玉,晶莹剔透,瓷胎极薄。
茶叶——浓郁之味
中国的茶文化有五千多年的历史,茶文化的精神内涵即是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品茶等习惯和中华文化内涵相结合而成,若想品到佳茗,请细细挑选。
绿茶:不发酵茶(发酵度为0),最早起源于巴地。以适宜茶叶嫩芽为原料,经杀青、揉捻、干燥等典型工艺制成。其干茶色泽和冲泡后的茶汤、叶底以绿色为主调,故而得名。西湖龙井、六安瓜片、安吉白片都为大家所熟悉。
红茶:全发酵茶(发酵度为高),创制时称为“乌茶”,英文为“Blacktea”。我国以工夫红茶见长。“工夫”两字有双重含义,一是指加工的时候较别种红茶下的工夫更多,二是冲泡的时候要充裕的时间慢慢品味。红茶中祁门红茶、正山小种、云南滇红最为出名,而且小种红茶是最古老的红茶,也是其他红茶的鼻祖。近几年,兴起的金骏眉、银骏眉也是红茶中的新秀。
青茶:半发酵茶(发酵度为低),大家常喝的铁观音就是制作时适当发酵,使叶片稍有红变,是介于绿茶与红茶之间的一种茶类。青茶中还有武夷岩茶,可谓是其佼佼者,分类有“大红袍”、“水仙”、“肉桂”等品种。
黑茶:后发酵茶(发酵度为中),经过后发酵加工成的散茶和紧压茶。普洱茶就属于黑茶,因产地为普洱府得名,熟茶色泽乌润或褐红,滋味醇厚回甘,具有独特的陈香味儿有减肥茶之声誉。黑茶还有云南七子饼茶、六堡茶、茯茶等,有待大家熟知的茶品。
黄茶:微发酵茶(发酵度为微),自古有之,茶树生长的芽叶自然显露黄色而言,在制茶过程中,经过闷堆渥黄,因而形成黄叶、黄汤。在唐朝就有四川蒙顶黄芽作为贡品进贡入朝。而今,黄茶品种越来越少,仅有安徽的霍山黄芽、湖南的君山银针还较有名气,而宁乡的沩山毛尖、平阳的平阳黄汤已经是鲜为人知了。
白茶:轻微发酵茶类(发酵度为微),是我国的特产,制茶仅有晾晒、干燥两个步骤。其外形芽毫完整,满身披毫,毫香清鲜。汤色黄绿清澈,滋味清淡回甘。福建省福鼎为白茶的故乡,产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