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风波
那篇惹祸博文写道:“祝奥利维耶·法洛尔尼好运。他没有做错什么,为拉罗谢尔的民众已经无私奋斗这么多年。”
时值法国国民议会选举,法洛尔尼作为独立候选人竞选代表拉罗谢尔选区民众的议员,对手是社会党人赛格琳·罗雅尔。罗雅尔是奥朗德的政治盟友兼前女友。两人共同生活25年,有4个成年孩子。奥朗德先前公开表示,支持罗雅尔竞选拉罗谢尔选区议员。特里耶韦莱与总统“唱反调”,被法国媒体认为有“洒醋”之嫌,被戏称为“洒醋门”。
2007年,罗雅尔代表社会党与人民运动联盟候选人尼古拉·萨科齐竞选总统,奥朗德以“内助”身份站台助选。罗雅尔败选,两人分手,特里耶韦莱随后“上位”。
与前总统萨科齐和模特妻子布鲁尼的高调奢华相比,奥朗德和特里耶韦莱更像“普通人”。这在欧洲债务危机背景下更合时宜,选民因而把奥朗德选作总统。只是,奥朗德在爱丽舍宫内没几天,特里耶韦莱就挑起事端,似乎“肥皂剧”中的情节,也向政敌提供口实,指责总统懦弱无能,管不好身边人。
媒体报道,奥朗德原本许诺罗雅尔,她一旦赢得议席,给她议长职位。如果事成,意味着两人日后在公务场合仍会“纠缠不清”。用法国《星期日报》编辑热迪的话说,“特里耶韦莱想不惜一切代价阻止这件事发生”。
奥朗德当选总统后,特里耶韦莱坚持留在新闻界,成为法国历史上首位非全职“第一夫人”,只是她在《巴黎竞赛画报》的职位由时政新闻转为文化评论。法国《她》周刊在选举前所作民意调查显示,70%的调查对象支持特里耶韦莱继续从业。6月民调结果则显示,69%的人对她的微博持谴责态度。
罗雅尔最终落败。
多名时政记者著书,深挖奥朗德与两名女性持续20年的复杂关系,让话题持续发酵。
“这不仅越界,而且是跨越多重界线的集束炸弹,”时政记者安娜·卡巴纳和安·罗森谢尔合著的《腹背受敌》这样描述特里耶韦莱所发微博文字,称这段文字“改变了奥朗德5年总统任期的前景”。
妒海风潮
除《腹背受敌》外,以特里耶韦莱为主角的新书有库拉热所著《前任》和格雷伊萨梅所著《最爱》,也出自时政记者之手。这3本书的作者最近一齐现身法国当红电视谈话节目,推介新书之余同声批评作为同行的“第一夫人”。格雷伊萨梅尤其“毒舌”:“奥朗德通情达理,特里耶韦莱脾气坏;他是温和派,她是极端派……”
依照《腹背受敌》和《前任》的说法,奥朗德2005年开始与特里耶韦莱秘密交往,罗雅尔为“报复”爱人变心,才在2007年力争社会党总统候选人提名,让时任社会党主席的奥朗德沦落“助选”境地。
两书作者认定,罗雅尔败给萨科齐,部分是因为奥朗德没有全心助选。另外,两人虽然在罗雅尔败选后的2007年6月正式宣告分手,萨科齐竞选团队2006年10月就把奥朗德秘密情人的姓名捅给媒体,利用流言分化社会党阵营。
书中曝料,罗雅尔2003年在国民议会大厅内与特里耶韦莱“正面交锋”,警告对方离自己的爱人远一点。罗雅尔私下施压《巴黎竞赛画报》,设法让特里耶韦莱不再采访社会党成员。
《腹背受敌》记录了今年4月罗雅尔和奥朗德唯一一次同台参加竞选集会的幕后故事:为照顾特里耶韦莱的情绪,奥朗德与罗雅尔团队事先沟通,力求避免两人亲密接触。结果,罗雅尔耍了心眼,没有按“脚本”安排行事,而是上台与奥朗德并肩面对选民,彼此拥抱、以示团结。
罗雅尔的一名助手告诉《腹背受敌》作者,因为允许媒体拍摄两人拥抱的画面,他差点与奥朗德的新闻秘书瓦尔斯发生肢体冲突。
奥罗这一“即兴场面”持续18秒,激怒了特里耶韦莱。几分钟后,在瓦尔斯帮助下,特里耶韦莱“以牙还牙”,在原本安排罗奥握手合影的时段把罗雅尔挤入角落。
瓦尔斯如今是奥朗德内阁的内政部长。书中暗示他获得这一职位,与成功讨好“第一夫人”不无关联。奥朗德就职典礼,罗雅尔缺席,一些人推测特里耶韦莱背后施加了压力。
媒体风言
在法国媒体人眼里,特里耶韦莱既想保留“无冕之王”的超脱,又端着“第一夫人”的架子,时常弄混这两者之间的界限而不自知。
奥朗德赢得选举几天后,特里耶韦莱发微博,要求蹲守在她和奥朗德巴黎公寓外的“同仁”离开,“谢谢大家不在我家门外扎营”。
媒体人因而冷嘲热讽。格雷伊萨梅借微博回复:“你真让我伤心……你还算是新闻工作者?你的说法好像完全不了解自己从事了20年的行业。”
9月初,特里耶韦莱打赢一场侵犯隐私权的官司,一家八卦杂志因为刊登她与奥朗德度假时的泳装照片,由法庭判处赔偿2000欧元。法国《新观察家》周刊的苏拉发表文章,题为《致特里耶韦莱的公开信》,声称“一向从名人新闻中汲取养分的一名新闻记者如今竟然攻击名人新闻,让我震惊。这太虚伪。”
同行以外,政界人士开始非议特里耶韦莱。特里耶韦莱的博文让政敌幸灾乐祸,奥朗德的盟友则责怪她“不懂事”。
个性风格
特里耶韦莱不承认因为嫉妒才支持罗雅尔的对手。那场竞选中,法洛尔尼原本是社会党成员,党内要求他给罗雅尔“让位”。法尔洛尼拒绝,遂作为独立候选人参选。
“在这一行当内谈论嫉妒很愚蠢,”特里耶韦莱说,“这里面我没觉得有混淆公私之嫌。舆论反应完全失去分寸,应该全面看问题。”
不过,英国《卫报》评论,特里耶韦莱的回应有些言不由衷,因为作为时政记者,她应该想得到公众会如何解读她的文字。
奥朗德赢得总统选举第二天,特里耶韦莱不无得意,说她会比萨科齐的妻子布鲁尼更适合充当“第一夫人”。她说:“我对新闻一直保持激情。我懂政治,懂媒体。布鲁尼来自一个对政治圈全然陌生的世界。她不一定知道其中规则。”
但是,陷入微博风波,表明她显然不知道一条重要“规则”:身为总统伴侣,政治态度不应与总统公然相左。
她曾宣布:“我希望能够代表法兰西的形象,该微笑的时候微笑,打扮得漂漂亮亮,但不会就此止步。我不会当一个花瓶妻子。”她为美国已故“第一夫人”埃莉诺·罗斯福的传记撰写书评,称赞她敢于发出自己的声音,强调埃莉诺一直发表新闻评论而“全体美国媒体人认为无可争议”。
法国媒体人士却相信,特里耶韦莱需要至少暂时放下“个性”,因为“第一夫人”注定是从属角色。作为回应,在法国BFM电视台7月15日播出的采访中,特里耶韦莱说:“以后发表微博前,我会多想想。”
沈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