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不点”是我家一只周岁栗色泰迪小狗。四个月大时,女儿抱回来,说是“养了白相相,就送回去!”开始,我和老伴摆出N种理由,不同意养狗,可慢慢地,我俩对它从拒绝、排斥、无奈,变成接纳、饲喂、疼爱,这是一个慢慢“读懂”的过程。
白天,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小不点”就关在楼上。傍晚,才放它下楼,在小区里遛一遛。直到有一天,老伴在园子里莳弄花草,“小不点”隔着楼上客厅的落地玻璃窗,俯身朝着她似泣似诉地叫着,声音压抑。我上去一瞧,只见拖鞋七零八落,纸屑撒满地板,它却像见到救命恩人一般,不顾地板打滑,连爬带滚跑来,绕着我又蹦又嚷。我第一次读懂“小不点”:怨恨孤单。
我与老伴于心不忍,从此让“小不点”早晨下楼,晚间上楼。女儿一家外出旅游,就留在楼下过夜。女婿关照它:“帮阿爹好婆看好门!”别看它平时胆小,去蹓跶,风吹草动都会一惊,四处张望;站在小河边,伸首看见水中自己的倒影,吓得退缩;与同类不期相遇,当对方过分亲热,却又羞又怕逃到我身边,摇尾撒娇……一旦陌生人出现在园子木栅外,它却表现得十分勇敢,又狂吠,又冲击,一副要决斗的样子。我对老伴说:“‘小不点’对贼有震慑作用。”我又读懂“小不点”:忠于主人。
人都说,泰迪的智商,堪比六七岁的小孩。每天一到时间,它就守候门口,等待我女儿下班归来;我每次出门,见我拾菜篮子,从不跟随,善解人意;如若我空身,就要尾随,只有说声“你待在家,我有事去”,它才怏然退去。一天傍晚,我在电脑前赶写一篇约稿,“小不点”钻到我胯间,又是扑腾,又是咕哝,我才想起陪它健身的时刻到了,于是,我起身随它到东草坪,我抛鹅卵石,它追逐、寻觅和衔住。飞奔时,那对大耳朵,一扇一扇,煞是有趣;寻觅时,东一探,西一扑,猎犬般机灵。我进一步读懂“小不点”:要多沟通。
读懂“小不点”越多,感情增加越浓,它黏人越发厉害。老伴洗澡,它会蹲伏淋浴房前的地毯上守候;外孙早晨醒来,不知何时它钻入帐子睡在他身边……我或老伴闲时坐下,它就会跑来,抱住你的小腿一蹬一蹬,意欲登上你大腿邀宠,却又蹬不上,弄得气喘吁吁;一个不巧,侧翻落地,只见它一骨碌起身,又捧住你的小腿蹬,那副憨态,那种执著,让我俩重回当年儿孙绕膝的时光……
呵,儿女上班,孙辈上学,老人家中有条爱犬,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