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评论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12月03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体育教师缺编 30万意味着什么
单士兵
  单士兵

  昨天,上海国际马拉松赛成功举行,为上海全民健身运动又添一把火。不过,前一阵子,各地相继发生多起大学生长跑意外猝死事件,让很多人思考,现在青少年体质到底怎么了?

  有这样的数据,可以作为一个分析切入口——中国义务教育体育老师缺编30万。这个数字,是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王登峰日前披露的。与体育教师缺编30万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整体超编100多万。

  体育教师缺编30万,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编制这个东西,在那些体制内的公共领域,是很重要的。它不仅意味着福利保障,也不仅是一种管理工具,同时,更意味着相应的公共责任,关联着相关的配套资源。顺着这样的思维,来审视体育教师缺编30万,不难发现,这种缺编,在某种程度上表明,中国的体育教育缺乏科学性的运行,相关教育的权利与责任,也都陷入到一个模糊地带。

  本来,按照2001年开始实施的新课程标准,体育课时是大幅增加的。在班级授课制教学模式下,要保证这些课时不被虚置,就必须相应增加体育教师,这是最基础的支撑。然而,体育教师缺编30万的现实,注定着体育课只能被应付、虚置、压缩、挤占、剥夺,结果就是学生相关受教育权利得不到保障,学校尽不到应有公共责任。

  不重视体育课,主要源于两种严重错误的教育模式,一是圈养教育,一是应试教育。尽管学校都知道,保证中小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是责任义务,但是,有的学校扛着“安全教育”这面旗帜,对学生进行圈养化管理。特别是在义务教育阶段,很多学校教育理念可以说是“坐着不动最安全”。在这种情况下,哪里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呢?

  再说应试教育。王登峰表示,现在有的学校,一个语文老师编制可以配三个语文老师,而三个体育老师编制都不一定配了一个体育老师。从中不难发现,体育教育已经何等边缘化。为什么会这样?道理很简单,在学校看来,学好“语数外”才是王道,因为这些科目是保证升学率提升,也就是保证教育政绩提升的根本支撑,于是,体育课随时都可能为这些科目让路。

  而且,义务教育阶段的一些体育课,往往也都沦为“应试体育教育”,只知道围绕着50米跑、800米跑、跳远、仰卧起坐、引体向上、实心球等考试科目进行,为达标服务,根本不注重培养学生喜欢运动的习惯,不懂得培育学生的运动文化,学生又怎么可能让运动成为一种价值取向,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呢?

  没有合格的体育教师,哪来科学的体育教育,又怎么可能培养身体健康和意志品质都过硬的一代?体育教师缺编30万,是一种公共责任的严重缺失。悲哀的是,对这种公然损害教育权利,不履行公共责任的现象,在现实中却没有任何的责任追究和问责措施,这恐怕同样值得深思。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评论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科教卫新闻
   第A07版:民生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法治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目击
   第A15版:文娱新闻
   第A16版:文娱新闻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基金专版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康健园/养生
   第B03版:康健园/保健
   第B04版:康健园/康复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体育教师缺编 30万意味着什么
大怪路子
媒体视点
消除“艾滋歧视”是社会共同的责任
乱石敲钟谁来护?
泥瓦工工资高了还是低了?
今年网络舆情的三种现象
新民晚报评论A04体育教师缺编 30万意味着什么 2012-12-03 2 2012年12月03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