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3:康健园/康复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12月10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节食素食 贫血难愈
虞睿
  进入冬季,部分贫血患者的畏寒表现日益加重,手脚始终是冰凉的,同时,睑结膜、口唇黏膜、手指甲床苍白无血色,老百姓会说,这是血脉不和需补血。说得有一定道理,那么,贫血究竟是怎么回事,该如何应对呢?

  贫血一般都以血红蛋白量低于正常参考值95%的下限作为诊断标准。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女性血红蛋白低于120克/升,男性低于130克/升,儿童一般低于110克/升,孕妇低于110克/升,就可被诊断为贫血。贫血可以导致全身各个系统的功能下降,可出现头晕、眼花、耳鸣、乏力、心悸、气促、记忆力下降等神经系统受损的表现,贫血还可致使全身缺氧,免疫力低下,对疾病的抵抗力减弱,容易感染各种疾病。

  贫血中最常见的是缺铁性贫血,即血清铁小于10个微摩尔,或者铁蛋白小于100个毫克每毫升。铁可以从食物中获取,畜肉、鸡蛋、深色绿叶蔬菜都含有丰富的铁。缺铁性贫血之所以“最常见”,对于普通人来说是饮食来源不足,有些女性刻意节制饮食,限制食物种类,或者素食不吃肉;还有对铁的需求量增加了,譬如处于发育期的少年儿童、孕妇未及时补充就容易发生。

  缺铁性贫血还是许多严重疾病常见的并发症,这些疾病包括慢性肾病、慢性心力衰竭、化疗引起的贫血、炎症性肠病、大量月经出血和产后出血。近日发布的中国缺铁性贫血疾病负担和诊疗现状研究数据显示,肾脏内科和妇产科病人,特别是正在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慢性肾病患者,发生缺铁性贫血的可能性较高。肾脏内科和妇产科平均每周接诊缺铁性贫血患者的人数远高于血液科。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补充铁剂,静脉注射铁剂的疗效优于口服铁剂。

  研究提示,加强缺铁性贫血的预防与治疗对减轻我国疾病负担具有重要意义,女性、老人、儿童以及慢性肾病患者是推进缺铁性贫血防控的关键领域。同时需进一步评估静脉注射铁剂的卫生经济学价值,推动临床规范化治疗。          

  虞睿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评论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科教卫新闻
   第A07版:民生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法治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文娱新闻
   第A15版:文娱新闻
   第A16版:文娱新闻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基金专版
   第A22版:目击
   第A23版:蓝天下的至爱
   第A24版:品牌透视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康健园/养生
   第B03版:康健园/康复
   第B04版:康健园/保健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慢性腹泻潜伏重要隐患
节食素食 贫血难愈
白内障患者群体呈现新变化
老年人可以避免贫血
广告
新民晚报康健园/康复B03节食素食 贫血难愈 2012-12-10 2 2012年12月10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