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5: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1月05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个选题两年论证
孙  蔷
  孙  蔷

  2009年,在进入少年儿童出版社工作的两年后,我成为一名图书编辑。这时,我所在的幼教中心策划出版的面向0-3岁婴幼儿的“幼幼成长图画书”因填补了国内空白而获得了不错的读者口碑和市场反响,正有待品种的不断丰富。初来乍到,在几十本外版样书中,我发现了一本“另类”的小书,封面全白色,只有八个彩色小球图案在正中间参差排列,并不起眼,大小也只有书名字体的五分之一,这是一本日文图画书,书名译为《骨碌骨碌骨碌》。

  在一堆封面花花绿绿的图画书中,《骨碌骨碌骨碌》以简胜繁,显得卓尔不群。翻开书,是与“极简风格”封面截然不同的异彩纷呈的颜色世界,红、黄、蓝、绿、橙、黑等大色块背景下是五颜六色小球的运动轨迹:出发,上、下楼梯,在红色的路面上缓行,在颠簸不平的陡坡上跳跃,艰难地爬上高高的山顶,又一溜烟儿地滑了下去……通篇以“骨碌骨碌骨碌”贯穿,以最简洁的词语交代场景。彼时,对于婴儿图画书并不那么“专业”的我喜欢上这本书,便申报了选题。在选题论证会上,我以鲜艳的色彩、富有韵律感的语言以及内容暗含对人生的隐喻作为依据进行了说明。结果,因没情节、没什么文字、太过抽象,选题没有通过。

  于是,《骨碌骨碌骨碌》的原版书一直放在办公室的书架上,我时不时拿出来翻翻,还是那么喜欢。偶然的机会,一位同事注意到了它,我心血来潮说:你带回去给宝宝读读吧。事隔几天,同事欣喜地跑来说,一岁的宝宝竟然也在一堆书中选中了它,她和宝宝经历了一次有趣、充满惊喜的亲子阅读。编辑的判断只是论证的一种,给宝宝试读,这不就是最好的选题论证嘛!于是,我又陆续找到几位妈妈,请她们给宝宝试读;后来,又将它推荐给幼儿园,他们以公开课的方式展示了运用于教学的成果,再次证实了它的价值。

  最初申报选题时,我仅凭着自己的喜好和感觉来选书,随着编辑经验的不断丰富,对婴幼儿特点和图画书市场的日益了解,我对《骨碌骨碌骨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那是与0-3岁宝宝的视觉、听觉发展特点相呼应的对于一个选题的重新评估与判断,而细致的读者调查、考虑周详的选题论证在一个选题诞生的过程中同样不可或缺。在初遇它的两年后,我带着对它更全面的认识、更翔实的一手调查资料、更精彩的剖析再次申报了选题。选题如愿通过,并将于明年出版。

  如今,“幼幼成长图画书”系列已经出版了近60个品种,每一个选题的诞生都不是编辑的臆断,那是一个个经过多方论证、广泛检验的过程。《骨碌骨碌骨碌》也伴随我作为编辑的成长,一路走来,仿佛那五彩缤纷的小球,在路上,有平坦有颠簸,有顺势而下也有迎难而上。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科教卫新闻
   第A04版:冬令热线
   第A05版:民生新闻
   第A06版:社会新闻
   第A07版:中国新闻
   第A08版:国际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体育新闻
   第A13版:财经周刊
   第A14版:财经/百姓沙龙
   第A15版:财经/服务指南
   第A16版:拍卖指南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国家艺术杂志/博物剪影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纸上展厅
   第B04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阅读
   第B08版:连载
我没有记住你的名字
过度娱乐化以后……
“其愚不可及也”
沈从文与诺贝尔文学奖
遐迩集
一个选题两年论证
冬溢慕尼黑
新民晚报夜光杯B05一个选题两年论证 2013-01-05 2 2013年01月05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