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弟亡故,在落葬的当晚姐姐梦见弟弟,弟弟对姐姐说:“我在那边过得还可以,放心吧。”这事发生在法国,我女儿同他们一家有往来。
我惊诧,法国人怎么也相信“托梦”一说?还有,那些对法国人的种种传说……
传说法国年轻人18岁时要离开父母独立生活。可实际呢,他们在学业结束找到工作,有了固定收入后才离开父母搬出去独住。独住归独住,每天互相电话沟通,嘘寒问暖是必须的。我们认识一位母亲,因为刚与生活十多年的男友分手,又到了更年期,常在电话里哭哭啼啼,心情很忧郁。儿子担心,就安慰她劝她,让妈妈开心。并竭力主张母亲重新装修房子,还帮母亲找装修队。看到住房焕然一新,母亲心情也好了起来。年轻人也有啃老的,我认识一个年轻人,28岁了,整天游手好闲,喝酒抽烟,好在家境富裕,父亲每月给他4000欧元。
法国人吃饭聚会旅游,凡是集体活动全部是AA制。有一天一对弟兄和我们一同吃饭,结账时,我们因为是哥哥的客人饭费由哥哥买单,而弟弟则出钱支付自己的那一份,也就二十几块欧元。我在一旁觉得尴尬,而他们却很自然。
在法国,亲情远胜于其他。周末,父母儿女都是要一起聚餐的。虽然住在不同的城市,有的距离还相当远,但都会赶来。常常是一家三代,十几口人,或者在餐馆或者在家里济济一堂。
法国人通常宠儿女,上初中高中或者到同学家聚会一般都由父母开车接送。虽然儿女们工作了,但父母也经常会塞钱给他们,帮他们买衣服买鞋,添置生活用品。法国的婆媳关系紧张,和中国差不多。不是婆婆看不惯媳妇就是媳妇嫌婆婆,婆媳一般不同住。
都说法国人浪漫,其实法国人的浪漫也是有底线的。有些学历高外语好的女孩子喜欢泡酒吧,但法国人觉得酒吧女孩喝喝酒说说话可以,寻找未来的另一半却是丢脸面的事。
我觉得,法国人的家庭观念跟咱国人近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