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帮我们老两口订购了“费玉清2012年上海演唱会”的票子。这场演唱会可是我们心仪许久的。
音乐也是我俩共同的爱好。说不清是为了纪念我们的青春时代,还是想留住逝去的年华,这天,我们顶着寒风冷雨前往。
紫红色的大幕,在期盼中缓缓拉开。费玉清款款深情,一身深色西服,极其优雅。他说,他来上海开演唱会已经是第十年了。
“呜喂——风儿呀吹动我的船帆,船儿呀随着微风荡漾,送到我日夜思念的地方……”
忽然,我心儿颤抖得几乎不能自已。
霎时,我终于明白:为何十几年来,一直想追寻这样的歌声。原来,这旧日美丽的歌词和旋律,触动了我内心最深处对已在天国母亲的刻骨思念。
母亲去天国已经八年了。
母亲天性乐观、热情。即使到了耄耋之时,依然保持着纯真与浪漫,这与她酷爱音乐不无关系。
母亲是传统的美声唱法,曾去考过上海什么合唱团,听说还是马革顺教授面试的呢,可惜后来没有去成。在那些年代,我总能听见她小声地哼唱悦耳、动人的旋律。因此《鸽子》《星星索》……《外国民歌二百首》中所有的曲目我都早已烂熟于心。
费玉清的歌声在大厅里回响,他的歌婉约、真情,很好地诠释了那个时代的文化与情愫。
我的思绪在大厅里飘荡,母亲的歌声越来越清晰,母亲的低声吟唱像是背景音乐,与费玉清的歌声重叠,时空在交错……
还记得,2004年母亲的最后的日子里,我们一起在床榻边,为她播放《星星索》等曲子。尽管她已经昏迷,可是她的面容安详、平静。我握住她手,能感觉她的手指微微颤动。也许,母亲的心房,仍随着美妙的乐曲在一起跳动!
我紧紧攥住母亲温热的手,充满希望地告诉自己:音乐会唤醒母亲!
歌声伴随着我们,度过了那个令人难忘的时光。我心里想,只要有音乐,母亲,就永远活在我们的心里。即便她去了天国,我们天各一方,音乐依然会把我们的心连在一起。
母亲最终还是走了,她生前已把自己的遗体捐献给了上海红十字会。她告诉我们,遗体告别,只要我们几个就可以,不要放哀乐,只放她生前录制的歌曲。她不喜欢看见我们哭……
那天,母亲安睡在雪白雪白的百合花中,耳边播放着她生前最爱唱的《我的家庭真可爱》——“我的家庭真可爱,春天温暖夏天凉……”
耳边忽然响起“恰恰”“伦巴”和“探戈”狂劲的节奏和费玉清深情的歌声。坐在我们身边的一位“80后”女儿和她的母亲,紧紧依偎在一起,一脸的享受。她们和着拍子,无声地哼唱着。“80后”一边抚着大肚子,一边轻声告诉我:“阿姨,我马上要生了!是给孩子一点胎教。”
我笑着轻轻回道:“哦,祝福你,两张票,三个人享受?幸福哦!”她马上回头将我的话轻轻告诉她母亲,她们看着我窃窃地笑。
“80后”从她母亲手里拿过望远镜,放到我手里,轻声说:“给您看,很清楚的!”
我笑着接过:“谢谢!”
音乐是世界上最美妙,最动人的语言。她不分国界、不论老少。她让人得到美的享受、情的陶醉和心的传递——无论人们是悲伤痛苦,还是幸福快乐;无论是面对疾病、死亡,还是迎接新生命的诞生!